常憎晚辈言诗史,清庙生民伯仲间。出自哪首诗?

梦梦77个月前

诗词原文

观书有感

宋·陆游

常憎晚辈言诗史,清庙生民伯仲间。

万古兴亡无了局,诸君勉力负前贤。

作者简介

陆游(1125年-1210年),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文学家、史学家、爱国诗人,陆游一生笔耕不辍,诗词文俱有很高成就,其诗语言平易晓畅、章法整饬谨严,兼具李白的雄奇奔放与杜甫的沉郁悲凉,尤以饱含爱国热情对后世影响深远,陆游亦有史才,他的《南唐书》,“简核有法”,史评色彩鲜明,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

译文

我常常厌恶那些晚辈们在谈论诗歌历史时(的肤浅),认为《清庙》与《生民》这样的经典之作才堪称诗中的佼佼者,位于伯仲之间,自古以来,国家的兴亡更迭从未有过定论和终结,各位后学应当勉力前行,不负前贤的期望与努力。

释义

常憎晚辈言诗史:表达了陆游对晚辈在诗歌理论上的浅陋和随意评判的不满。

清庙生民伯仲间:《清庙》和《生民》都是《诗经·大雅》中的篇章,这里用来代表古代诗歌的高峰,认为它们才是诗歌史上的典范。

万古兴亡无了局:指出历史长河中,国家的兴衰更替是永无止境的。

诸君勉力负前贤:鼓励后辈学者要勤奋努力,继承并发扬前人的学术成就。

赏析

这首诗是陆游在阅读书籍时有感而发,表达了他对诗歌传统的尊重和对后辈学者的期望,首句直接点出对晚辈在诗歌理论上的批评,态度鲜明;次句则通过引用《诗经》中的经典篇章,树立了诗歌评价的高标准,后两句则从历史兴亡的宏观视角出发,强调了学术传承的重要性,鼓励后辈学者要勇于担当,不负前贤,整首诗语言质朴,情感真挚,既体现了陆游作为文学大家的深厚底蕴,也展现了他对后辈的殷切期望。

创作背景

陆游生活在一个动荡不安的时代,南宋朝廷偏安一隅,外有强敌环伺,内有政治腐败,国家的前途命运令人担忧,在这样的背景下,陆游深感自己作为文人的责任重大,他希望通过自己的诗文来唤醒人们的爱国热情,同时也对后辈学者寄予厚望,希望他们能够继承并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这首诗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创作而成的,它既是陆游对诗歌传统的深刻反思,也是他对后辈学者的殷切期望。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