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夏日
唐·白居易
熏风愠解引新凉,小暑连阴大暑忙。
湿热蒸人困如醉,南北道路长且荒。
村家何处舂粳稻,稚子当门煮麦香。
床收珍簟敷菅席,笥叠纤絺换熟衣。
作者及朝代
作者:白居易(772年-846年)
朝代:唐代
作者简介
白居易,字乐天,晚年号香山居士,是唐代著名的现实主义诗人之一,他的诗歌以通俗易懂、贴近民生著称,对后世影响深远,白居易一生仕途坎坷,但始终心系百姓,他的作品多反映社会现实,表达了对人民疾苦的深切同情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译文
温热的夏风吹散了暑气,带来一丝丝凉意,小暑时节连日阴雨,大暑时更是忙碌,湿热的气候让人如同醉酒般困倦,南北的道路漫长且荒凉,村庄里何处传来舂米的声音,是村民们在加工粳稻;门前,孩子们正煮着新收的麦子,香气四溢,床上收起珍贵的竹席,换上了柔软的菅草席;箱子里叠放着细薄的夏衣,准备换上秋季的熟衣。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夏日乡村的生活场景,从气候的变化、农事的繁忙,到村民的生活细节,都展现得淋漓尽致。“床收珍簟敷菅席,笥叠纤絺换熟衣”两句,具体描绘了夏日向秋日过渡时,人们生活习惯的变化,从使用珍贵的竹席到换上更为朴素的菅草席,从穿着轻薄的夏衣到换上秋季的熟衣,体现了季节的更迭和生活的变迁。
赏析
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夏日乡村的宁静与忙碌,展现了诗人对自然和生活的深刻洞察,通过“湿热蒸人困如醉”等句,生动地刻画了夏日炎热的气候对人体的影响;而“村家何处舂粳稻,稚子当门煮麦香”则展现了乡村生活的质朴与美好,特别是“床收珍簟敷菅席,笥叠纤絺换熟衣”两句,不仅描绘了季节的变化,更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细节的敏锐捕捉,使整首诗充满了生活气息和人文关怀。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白居易晚年时期,此时他虽已远离官场,但心系民生,对自然和生活的观察更加细腻入微,夏日乡村的宁静与忙碌,以及季节的更迭,都触动了诗人的心弦,促使他写下了这首充满生活气息和人文关怀的佳作,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