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秋日微雨
唐·白居易
秋气萧萧暑已归,晚云更送雨霏微。
轻雷淡雨长随转,不似春霖护绿肥。
作者简介
白居易,唐代著名诗人,字乐天,晚年号香山居士,生于唐代宗大历七年(772年),逝于唐武宗会昌六年(846年),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被誉为“人民诗人”,他的作品反映了社会现实,关注民生疾苦,具有深刻的思想性和艺术性。
译文
秋天的气息已经到来,暑热已经退去,傍晚的云彩又送来了细雨霏霏,轻柔的雷声伴随着淡淡的雨水,它们随着风势轻轻转动,这与春天那绵绵细雨滋润万物的景象截然不同。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秋天到来时的景象,暑热已经消退,取而代之的是凉爽的秋气和细雨,诗人通过“秋气萧萧”和“暑已归”两个短语,生动地表现了季节的更迭,而“晚云更送雨霏微”则进一步描绘了傍晚时分,云彩带来的细雨,给秋天增添了几分朦胧和静谧,最后一句“轻雷淡雨长随转,不似春霖护绿肥”则通过对比春天的细雨,强调了秋天雨水的轻柔与短暂,与春天滋润万物的细雨形成鲜明对比。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生动地描绘了秋天的景象,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将秋天的凉爽、细雨、轻雷等自然元素融为一体,营造出一种宁静而清新的氛围,诗人还通过对比春天的细雨,突出了秋天雨水的特点,使诗歌的意境更加深远,整首诗语言平易近人,情感真挚自然,充分展现了白居易作为“人民诗人”的艺术风格。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创作于白居易晚年时期,当时他已经历了仕途的起伏和人生的沧桑,对自然和人生的感悟更加深刻,在秋天这个收获与凋零并存的季节里,诗人通过描绘秋天的景象,表达了自己对人生的思考和感悟,诗人也可能借秋天的细雨和轻雷,抒发自己内心的情感和对生活的态度。
《秋日微雨》这首诗不仅描绘了秋天的美丽景象,还通过细腻的笔触和深刻的寓意,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的思考和感悟,它是白居易诗歌中的佳作之一,具有深刻的思想性和艺术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