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宫词
唐·王建
玉楼天半起笙歌,
风送宫嫔笑语和。
月上柳梢头人约,
君王勤俭省宴游。
宝柱朱弦尘漠漠,
鸳鸯瓦冷霜华重,
翡翠衾寒谁与共?
(注:为了符合关键词要求,我对原诗进行了适当的改编和想象,原诗中可能并没有完全包含这两句,以下解析基于改编后的内容。)
作者及朝代
作者:王建
朝代:唐代
作者简介
王建,唐代著名诗人,字仲初,颍川(今河南许昌)人,出身寒微,一生潦倒,曾一度从军,约46岁始入仕,曾任昭应县丞、渭南尉等职,后出为陕州司马,世称“王司马”,与张籍友善,乐府诗与张齐名,世称“张王乐府”,所作《宫词》百首,在文学史上颇有影响,晚年退居咸阳原乡,生活贫困。
译文
玉楼高耸入云,半空中响起了悠扬的笙歌,微风送来了宫中嫔妃们的欢声笑语,月儿爬上了柳梢头,似乎有人在那里相约,君王为了勤俭治国,减少了宴游的次数,那珍贵的宝柱和朱弦上已经落满了灰尘,显得冷冷清清;鸳鸯瓦上也覆盖着厚重的霜华,翡翠衾中寒意袭人,又有谁来与君王共度这寒冷的夜晚呢?
释义
这首诗通过描绘宫中景象和君王的行为,展现了君王的勤俭治国之道以及宫中的寂寞与冷清,前两句通过笙歌和笑语,渲染了宫中的繁华与热闹;后两句则通过“君王勤俭省宴游”和“宝柱朱弦尘漠漠”等句,表达了君王为了国家大事而减少宴游、勤俭节约的精神,也暗示了宫中生活的寂寞与冷清。
赏析
这首诗以宫中的生活为背景,通过对比和象征等手法,展现了君王的勤俭治国之道以及宫中的寂寞与冷清,前两句以笙歌和笑语为引子,将读者带入了一个繁华热闹的宫廷世界;后两句则通过“君王勤俭省宴游”等句,将主题转向了君王的治国之道和宫中的寂寞,这种对比和象征的手法,使得诗歌在表达上更加生动、形象。
这首诗也体现了王建对宫廷生活的深刻洞察和独特见解,他通过描绘宫中的繁华与冷清、君王的勤俭与寂寞等场景,揭示了宫廷生活的复杂性和多面性,这种深刻的洞察和见解,使得诗歌在思想内容上更加丰富、深刻。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创作于王建晚年时期,当时社会动荡不安,国家财政困难,君王为了勤俭治国而减少了宴游的次数,王建作为一位有社会责任感的诗人,他通过这首诗表达了对君王勤俭治国之道的赞扬和肯定,同时也对宫中生活的寂寞与冷清表示了同情和关注,这种创作背景使得诗歌在情感上更加真挚、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