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衣扪腹西窗下,赖有新诗破日长。下一句是什么?

风云77个月前

诗词原文

夏日三首·其一

宋·张耒

长夏村墟风日清,檐牙燕雀已生成。

蝶衣晒粉花枝舞,蛛网添丝屋角晴。

落落疏帘邀月影,嘈嘈虚枕纳溪声。

解衣扪腹西窗下,赖有新诗破日长。

作者及朝代

张耒(1054年—1114年),字文潜,号柯山,祖籍亳州谯县(今安徽亳州),生于楚州淮阴(今江苏淮安),北宋时期大臣、文学家,苏门四学士之一。

作者简介

张耒自幼聪颖好学,十三岁能为文,受苏轼赞赏,列为门生,熙宁六年(1073年)进士及第,历任临淮主簿、著作郎、史馆检讨,宋哲宗绍圣初年,以直龙图阁知润州,宋徽宗初,召为太常少卿,后因事谪监黄州酒税,徙复州安陆令,贬房州别驾,又徙蕲州,大观四年(1110年)起为通判黄州,迁知兖州、颍州,政和四年(1114年)卒于陈州,年六十一,张耒诗文俱佳,为文明白晓畅,汪洋浩博,自成一家,著有《柯山集》《宛丘集》等。

译文

长长的夏日,村中的风光景物随着季节的转换而变化,屋檐上栖息着燕子,蝴蝶展翅停在午间的花枝上,蜘蛛在屋角悠然织网,时停时续,池水清澈,映照着晴空的丽影,疏疏落落的帘幕透进斑斑月影,高枕上,我听着溪声便不能安睡,披衣起坐,在西窗下一边纳凉一边悠闲地抚摸自己的腹部,幸得有新写出的诗句,可以消解这漫长烦闷的夏日时光。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夏日乡村的宁静与美好,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景物的生动与和谐,诗人通过“解衣扪腹”的动作,表达了自己在夏日午后悠闲自得的心情,而“赖有新诗破日长”则点明了诗歌对于消解漫长夏日时光的重要作用。

赏析

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夏日乡村的宁静与美好,展现了诗人对自然景物的热爱与赞美,诗中通过“檐牙燕雀”、“蝶衣晒粉”、“蛛网添丝”等细节描写,生动地刻画了夏日乡村的生机与活力,诗人通过“落落疏帘邀月影,嘈嘈虚枕纳溪声”等句子,表达了自己在夏日夜晚的悠闲与惬意,而“解衣扪腹西窗下,赖有新诗破日长”则更是将诗歌的魔力展现得淋漓尽致,表达了诗人对诗歌的热爱与依赖,整首诗语言清新自然,意境深远,是一首充满生活气息的佳作。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张耒在夏日乡村生活时所作,当时,他或许正身处宁静的乡村,感受着夏日的炎热与宁静,在这样的环境下,他通过观察自然景物、感受生活细节,创作出了这首充满生活气息的佳作,诗中不仅表达了他对自然景物的热爱与赞美,更展现了他对诗歌的热爱与追求,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张耒在夏日乡村生活中的悠闲与惬意,以及他对诗歌艺术的深刻理解和独特感悟。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