猩红鹦绿极天巧,叠萼重跗眩朝日。下一句是什么?

风云87个月前

诗词原文

牡丹

宋·范成大

猩红鹦绿极天巧,叠萼重跗眩朝日。

露华滴尽晓风凄,任是无人也自香。

作者及朝代

作者:范成大

朝代:南宋

作者简介

范成大(1126年-1193年),字致能,号石湖居士,吴郡(今江苏苏州)人,南宋著名诗人、文学家、官员,他早年仕途坎坷,后曾任地方官,政绩显著,晚年退居石湖,致力于文学创作,范成大的诗作题材广泛,风格清新自然,尤其擅长田园诗,与杨万里、陆游、尤袤并称“南宋四大家”。

译文

猩红的色彩与鹦绿的色泽交织在一起,展现出大自然无与伦比的巧妙,层层叠叠的花瓣与繁复的花蕊在阳光下闪耀,令人眼花缭乱,清晨的露水从花瓣上滴落,晨风带着一丝凉意,但即便是无人欣赏,牡丹也依然散发着它独特的香气。

释义

猩红鹦绿极天巧:形容牡丹花的颜色鲜艳夺目,如同猩猩的红和鹦鹉的绿一样,是大自然最巧妙的杰作。

叠萼重跗眩朝日:花萼层层叠叠,花蕊繁复,它们在朝阳下闪耀,令人眼花缭乱。

露华滴尽晓风凄:清晨的露水已经滴尽,晨风带着一丝凄凉。

任是无人也自香:即便没有人来欣赏,牡丹也依然散发着它独特的香气,表现出一种高洁自持的品质。

赏析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牡丹花的娇艳与芬芳,表达了诗人对牡丹的赞美之情,首句“猩红鹦绿极天巧”以色彩入手,生动地展现了牡丹花的绚丽多姿;次句“叠萼重跗眩朝日”则从形态上进一步描绘了牡丹的繁复与美丽,后两句则通过“露华滴尽”与“任是无人也自香”的描写,赋予了牡丹一种高洁自持、不媚世俗的品质,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既展现了牡丹的自然之美,又寄托了诗人的情感与追求。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创作于范成大晚年退居石湖期间,此时的他已经历了仕途的起伏与人生的沧桑,对自然与人生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与感悟,牡丹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名贵花卉,象征着富贵与吉祥,范成大通过描绘牡丹的娇艳与芬芳,不仅表达了对自然之美的赞美,也寄托了自己对高洁品质的追求与向往,这首诗也反映了诗人晚年淡泊名利、追求内心宁静的生活态度。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