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赞神力
唐·慧能
始知神力无穷尽,丈六黄金果小身。
不向人间争宠辱,只将心事付沙尘。
作者简介
慧能(638年-713年),唐代高僧,禅宗六祖,中国佛教史上著名的思想家和改革者,慧能生于岭南新州(今广东新兴县),自幼家境贫寒,但聪颖过人,后遇五祖弘忍,得其衣钵真传,成为禅宗第六代祖师,慧能主张“顿悟成佛”,强调心性本净,佛性人人皆有,提倡“直指人心,见性成佛”的修行方法,对后世禅宗影响深远。
译文
才知道神力是无穷无尽的,即便是丈六高的黄金佛像,也不过是其小小化身,它不向人间争宠夺利,只将心中的事情托付给茫茫沙尘。
释义
这首诗通过描绘神力的无穷无尽,表达了作者对佛教中超越世俗、追求内心清净境界的向往,首句“始知神力无穷尽”直接点出神力的无限,次句“丈六黄金果小身”以黄金佛像为喻,说明即便是外在的佛像也只是神力的微小体现,后两句则进一步阐述神力的超脱,不与人间的宠辱相争,只愿将心事寄托于自然之中。
赏析
这首诗语言简洁而意境深远,通过对比和象征的手法,展现了佛教中对于内心清净和超脱世俗的追求,首句“始知”二字,表达了作者对于神力无穷无尽的领悟和赞叹;次句以黄金佛像为喻,既体现了神力的尊贵和庄严,又暗示了其超越物质世界的本质,后两句则通过“不向人间争宠辱”和“只将心事付沙尘”的表述,进一步强调了神力的超脱和自在,同时也寄托了作者对于内心清净和超脱世俗的向往。
创作背景
慧能作为禅宗六祖,其一生致力于佛教的传播和改革,这首诗可能是在他修行过程中,对于佛教中神力和内心清净境界的深刻领悟和感悟所创作,通过这首诗,慧能表达了自己对于佛教信仰的坚定和对于内心清净境界的追求,同时也向世人传递了禅宗的核心思想和修行方法,在唐代这个佛教繁荣发展的时期,慧能的这首诗无疑对于禅宗的传播和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