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湖可引春畴美,只合躬耕毕此生。的释义

风云107个月前

诗词原文

田园杂居·其一

朝代:清代

作者:郑板桥

南湖可引春畴美,只合躬耕毕此生。

碧水悠悠映翠柳,青山隐隐伴晨鸣。

闲来把酒吟诗赋,兴至挥毫绘墨卿。

世事纷纭皆不问,桃源深处乐躬耕。

作者简介

郑板桥,原名郑燮,字克柔,号板桥,江苏兴化人,清代著名书画家、文学家,他是“扬州八怪”之一,以诗书画三绝著称于世,郑板桥的诗作清新自然,富有哲理;书法则独创“板桥体”,别具一格;绘画擅长兰竹,笔墨酣畅,意趣横生,他的一生充满了对自然与生活的热爱,以及对世俗名利的淡泊。

译文

南湖的美景可以引来春天的田野之美,我只愿在这里躬耕劳作度过此生,碧绿的湖水悠悠地映照着翠绿的柳树,隐约可见的青山伴随着清晨的鸟鸣,闲暇时,我举杯饮酒吟诵诗歌,兴致来时,挥毫泼墨描绘心中的美景,世间的纷纷扰扰我都不去关心,只愿在这如桃源般的深处快乐地躬耕。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和热爱,首句“南湖可引春畴美”点明了南湖的美景能够吸引春天的田野之美,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美,次句“只合躬耕毕此生”则表达了诗人愿意在这片美丽的土地上躬耕劳作,度过一生的愿望,接下来的两句通过描绘碧水、翠柳、青山、晨鸣等自然景象,进一步渲染了田园生活的宁静与美好,最后两句则表达了诗人对世俗名利的淡泊和对田园生活的满足与快乐。

赏析

这首诗以清新自然的语言描绘了田园生活的美好与宁静,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与生活的热爱以及对世俗名利的淡泊,诗中通过南湖、春畴、碧水、翠柳、青山、晨鸣等自然景象的描绘,营造了一种宁静而美丽的田园氛围,诗人通过“只合躬耕毕此生”的誓言,表达了自己对田园生活的坚定追求和热爱,整首诗意境深远,情感真挚,语言优美,是一首充满哲理和诗意的佳作。

创作背景

郑板桥在仕途不顺、生活困顿之际,选择了归隐田园,过上了自给自足的农耕生活,他在这片土地上找到了内心的宁静与满足,也找到了创作的灵感与源泉,这首诗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创作而成的,它表达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热爱和对世俗名利的淡泊,也反映了诗人对自然与生活的深刻感悟和独特见解,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郑板桥那种超脱世俗、追求自由的精神境界和人生追求。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