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丘一壑吾所许,不须更慕明堂材。的意思及出处

梦梦87个月前

诗词原文

山居

宋·辛弃疾

是老溪头屋数间,一丘一壑吾所许。

不须更慕明堂材,且可归来伴侬住。

作者简介

辛弃疾(1140年-1207年),字幼安,中年后别号稼轩,南宋著名词人、将领,豪放派词人代表,有“词中之龙”之称,与苏轼合称“苏辛”,与李清照并称“济南二安”,辛弃疾生于金朝统治下的北方,后投身抗金斗争,曾任江西安抚使、福建安抚使等职,他一生力主抗金,但壮志难酬,晚年退隐江西上饶,创作了大量抒发爱国情怀和田园生活的诗词。

译文

在这老溪边,我有几间简陋的房屋,这小小的山丘和溪谷正是我所向往的地方,我不需要再去羡慕那些能在朝廷中担当大任的栋梁之才,只愿能够回到这里,与我的山水为伴,安然度日。

释义

“一丘一壑吾所许”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山水的热爱和向往,认为这小小的山丘和溪谷已经足够满足他的心灵需求。“不须更慕明堂材”则是对仕途的淡泊和对名利的超脱,表明诗人不愿再去追求那些世俗的功名利禄。“且可归来伴侬住”则是对归隐生活的向往和满足,希望与山水为伴,享受宁静的田园生活。

赏析

这首《山居》是辛弃疾晚年退隐后的作品,体现了诗人对自然山水的热爱和对仕途的淡泊,诗中通过描绘简陋的房屋、小小的山丘和溪谷,展现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和满足,诗人以“不须更慕明堂材”表达了对名利的超脱和对仕途的淡泊,表现出一种高洁的人格追求,整首诗语言质朴自然,意境深远,充满了诗人对归隐生活的热爱和满足。

创作背景

辛弃疾一生力主抗金,但壮志难酬,晚年被迫退隐江西上饶,在这段时期,他创作了大量抒发爱国情怀和田园生活的诗词。《山居》就是其中的一首,反映了诗人对自然山水的热爱和对仕途的淡泊,在退隐生活中,诗人找到了心灵的寄托和满足,通过描绘田园生活的美好和宁静,表达了对归隐生活的向往和热爱,这首诗也体现了诗人对名利的超脱和对高洁人格的追求。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