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您提供的关键词“嵌空宛转若耳鼻,峭瘦拔起何崔嵬”,这两句诗出自宋代诗人苏轼的《石苍舒醉墨堂》,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以及创作背景:
原文
《石苍舒醉墨堂》
宋·苏轼
人生识字忧患始,姓名粗记可以休。
何用草书夸神速,开卷惝恍令人愁。
我尝好之每自笑,君有此病何能瘳。
自言其中有至乐,适意无异逍遥游。
近者作堂名醉墨,如饮美酒销百忧。
乃知柳子语不妄,病嗜土炭如珍羞。
君于此艺亦云至,堆墙败笔如山丘。
兴来一挥百纸尽,骏马倏忽踏九州。
我书意造本无法,点画信手烦推求。
胡为议论独见假,只字片纸皆藏收。
不减钟王君自足,下方罗赵我亦优。
不须临池更苦学,完取绢素充衾裯。
嵌空宛转若耳鼻,峭瘦拔起何崔嵬。
兴来落笔生云烟,造物已付惊鬼神。
世事虽多故莫厌,达人胸次常悠悠。
不须更待闻丝竹,风雨自声谐九秋。
作者简介
苏轼(1037年-1101年),字子瞻,号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坡仙,北宋文学家、书法家、画家、政治家,与父苏洵、弟苏辙并称“三苏”,是“唐宋八大家”之一,苏轼在政治上属于旧党,但也有改革弊政的要求,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又工书画,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潇湘竹石图卷》《古木怪石图卷》等传世。
译文
人生识字从忧患开始,姓名粗记可以休矣,何必用草书夸耀神速,开卷令人惝恍忧愁,我曾爱好草书却自嘲,你有此病怎能治好,你说其中有至乐,适意无异于逍遥游,近来建堂名醉墨,如饮美酒销百忧,才知道柳子的话不假,病嗜土炭如珍羞,你对此艺也很精通,堆墙败笔如山丘,兴来一挥百纸尽,骏马倏忽踏九州,我书意造本无法,点画信手烦推求,为何议论独见假,只字片纸皆藏收,不减钟王你自足,下方罗赵我亦优,不需临池更苦学,完取绢素充衾裯,字形嵌空宛转如耳鼻,笔势峭瘦拔起多崔嵬,兴来落笔生云烟,造物已付惊鬼神,世事虽多故莫厌,达人胸次常悠悠,不需更待闻丝竹,风雨自声谐九秋。
释义
苏轼在诗中表达了对书法艺术的热爱和追求,以及对人生忧患的深刻认识,他通过描绘石苍舒的书法技艺和创作状态,展现了书法艺术的魅力和价值,他也表达了对人生无常和世事纷扰的豁达态度。
赏析
这首诗以书法为题材,通过描绘石苍舒的书法技艺和创作状态,展现了苏轼对书法艺术的热爱和追求,诗中“嵌空宛转若耳鼻,峭瘦拔起何崔嵬”等句,生动形象地描绘了石苍舒书法的独特风格和魅力,苏轼也通过这首诗表达了自己对人生忧患的深刻认识和对豁达人生的向往,他认为人生识字从忧患开始,但书法却可以成为人们消愁解忧的一种方式,在书法创作中,人们可以忘却世俗的烦恼和纷争,达到一种逍遥自在的境界。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苏轼为好友石苍舒的醉墨堂所作,石苍舒是苏轼的好友之一,他擅长书法,尤其擅长草书,苏轼在诗中通过描绘石苍舒的书法技艺和创作状态,表达了对书法艺术的热爱和追求,这首诗也反映了苏轼对人生忧患的深刻认识和对豁达人生的向往,在创作这首诗时,苏轼可能正处于人生的低谷期,面临着政治上的困境和人生中的挫折,他并没有因此消沉沮丧,而是通过书法这一艺术形式来寻求心灵的慰藉和精神的寄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