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饮酒待贼平,万丈参旗方下扫。的意思及出处

小编87个月前

诗词原文

横吹曲辞·出塞

唐·刘济

边塞萧条战血干,今朝且喜出长安。

从来御侮须财力,不是儒生漫读书。

天子按剑征馀寇,将军发迹入彀中。

横笛闻声不见人,红旗直上天山雪。

前军夜战洮河北,已报生擒吐谷浑。

读书饮酒待贼平,万丈参旗方下扫。

作者及朝代

作者:刘济

朝代:唐代

作者简介

刘济,唐代将领,出身于幽州卢龙节度使世家,曾任幽州卢龙节度使,平定过多次边境叛乱,对维护唐朝边疆稳定有重要贡献,他不仅是一位杰出的军事家,还具有一定的文学修养,能诗善文,其作品多反映边塞生活和军事斗争。

译文

边塞之地萧条荒凉,战争的鲜血已经干涸,今天我终于有幸离开长安,前往边疆,自古以来抵御外侮都需要财力和物力,不仅仅是读书人能做到的,天子持剑出征,征讨残余的敌人,将军们也在科举考试中脱颖而出,为国家效力,横笛声在远处响起,却看不见吹笛的人,红旗高高飘扬,直插天山之巅的白雪之中,前军夜战于洮河北岸,已经传来捷报,生擒了吐谷浑的敌军,我在此读书饮酒,等待贼寇被平定,那时万丈高的参旗星才会落下,象征着战乱结束,天下太平。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边疆战争的艰苦与胜利的希望,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安宁的渴望和对将士们英勇无畏的赞美,诗中“读书饮酒待贼平”一句,既展现了诗人作为文人的一面,也表达了他对国家大事的关切和对和平生活的向往。

赏析

这首诗以边塞战争为背景,通过生动的描绘和深刻的寓意,展现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和对将士们的敬仰,诗中“天子按剑征馀寇,将军发迹入彀中”等句,生动地刻画了天子与将士们共同抵御外侮的英勇形象,而“读书饮酒待贼平”一句,则巧妙地将文人与武将、读书与饮酒、理想与现实相结合,表达了诗人对和平生活的向往和对国家安宁的期盼,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唐代边疆战争频繁的时期,刘济作为一位出身于军事世家的将领,亲身经历了边疆战争的艰苦与残酷,他深知战争的残酷和对国家安宁的重要性,因此创作了这首诗来表达自己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和对将士们的敬仰,他也希望通过自己的诗歌来激励更多的人为国家安宁而奋斗。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