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须更议系河桥,北风正可乘冰渡。出自哪首诗?

小编87个月前

诗词原文

河桥风色

唐·罗隐

不须更议系河桥,北风正可乘冰渡。

野客预知寒夜坐,满庭清影月当芜。

作者简介

罗隐(833年-909年),字昭谏,新城(今浙江富阳)人,唐代晚期文学家、思想家,他生活在晚唐至五代十国时期,一生历经坎坷,多次参加科举不第,后转而投身幕府,晚年归隐,罗隐的诗作风格独特,讽刺辛辣,对当时的社会现实多有批判,同时他的散文和杂文也颇有名气,是晚唐文坛的重要人物之一。

译文

无需再商量是否要在河桥上系船停留,因为北风正猛,正是利用冰封的河面渡河的好时机,我这山野之人早已预知这寒冷的夜晚将如何度过,只见满庭清冷的月光洒在荒芜的院落之中。

释义

首句“不须更议系河桥”表达了诗人对于渡河行动的决断,认为无需再犹豫;次句“北风正可乘冰渡”则具体说明了渡河的条件——北风强劲,河面冰封,正是渡河的好机会,后两句转而描写诗人自身的境遇和心境,以“野客”自居,预示着寒夜中的孤独与清高,而“满庭清影月当芜”则进一步渲染了这种清冷孤寂的氛围。

赏析

这首诗以渡河为背景,通过描绘自然景象和诗人的内心感受,展现了诗人豁达、坚韧、清高的性格特征,首两句以简洁有力的语言,表达了诗人面对困难时的果敢和决断,展现了其坚韧不拔的精神风貌,后两句则通过“野客”和“满庭清影”等意象,营造了一种清冷孤寂的氛围,表达了诗人对世俗的疏离和对清高境界的追求,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创作于罗隐晚年归隐期间,罗隐一生历经坎坷,多次参加科举不第,对当时的社会现实深感失望,晚年他选择归隐山林,过上了与世无争的生活,这首诗可能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创作的,表达了诗人对世俗的疏离和对自然、清高境界的向往,通过描绘渡河的场景,也展现了诗人面对困难时的果敢和决断,体现了其坚韧不拔的精神风貌。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