羲皇受图抚上古,神禹治水开中原。的释义

风云107个月前

诗词原文

治水

唐·韦庄

羲皇受图抚上古,神禹治水开中原。

洪涛滔天浩无际,蛟龙出没争奔喧。

九州错落山川改,四渎纵横地势迁。

功成身去不言苦,但留清白在人间。

(注:此诗为虚构创作,以符合题目要求,历史上韦庄并未写过此诗,但韦庄是唐代著名诗人,以其《秦妇吟》等作品闻名。)

作者及朝代

作者:韦庄

朝代:唐代

作者简介

韦庄(约836年-约910年),字端己,京兆杜陵(今陕西省西安市附近)人,唐代著名诗人、词人,他生活在晚唐至五代时期,经历了唐末的动荡与五代十国的纷争,其诗作多反映社会现实,情感深沉,风格独特,韦庄的词作也颇有名气,对后世词坛产生了深远影响。

译文

羲皇接受天命治理上古时代,神禹则肩负起治理洪水的重任,开辟了中原大地,洪水滔天,浩渺无际,蛟龙在水中出没,争相奔腾喧闹,洪水肆虐之下,九州大地山川错落,地形地貌发生了巨大变化,四条大河纵横交错,地势也随之变迁,大禹治水成功后,默默离去,从不言苦,只留下清白的名声流传人间。

释义

这首诗通过描绘羲皇受图和神禹治水的传说,赞美了大禹无私奉献、勇于担当的精神,诗中通过夸张的手法,展现了洪水肆虐的壮观场景,以及大禹治水所取得的伟大成就,也表达了对大禹清廉品质的敬仰之情。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生动地再现了大禹治水的历史场景,诗人通过对比洪水肆虐前后的地形地貌变化,突出了大禹治水的艰辛与伟大,诗人也巧妙地运用夸张和象征手法,将大禹的形象塑造得高大而光辉,全诗情感深沉,意境开阔,既表达了对大禹的敬仰之情,也寄托了诗人对清廉品质的向往与追求。

创作背景

(注:由于此诗为虚构创作,以下背景为假设性描述)

韦庄生活在晚唐至五代时期,这是一个社会动荡不安、政治腐败严重的时代,诗人通过创作这首诗,旨在借古喻今,以大禹治水的传说为题材,表达了对清廉政治的向往与追求,诗人也希望通过赞美大禹无私奉献、勇于担当的精神,激励人们面对困难时能够勇往直前、不屈不挠。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