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闲居
唐·白居易
数酌不能成兀兀,一枰且复寄悠悠。
几回睡起无言立,月落庭花始觉秋。
作者简介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是唐代著名的现实主义诗人之一,他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白居易的诗歌反映了人民疾苦和社会现实,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
译文
喝了几杯酒却未能达到酣醉的状态,于是暂且把心思寄托在棋盘之上,悠然自得,多次从睡梦中醒来,无言地站立着,直到月亮落下,庭院中的花朵才让我意识到秋天的到来。
释义
“数酌不能成兀兀”中的“数酌”指喝了几杯酒,“兀兀”形容醉态;“一枰且复寄悠悠”中的“一枰”指一盘棋局,“悠悠”则表达了悠然自得的心境,整句诗表达了诗人在无法借酒消愁时,转而通过下棋来寄托心情,享受片刻的宁静与自在。
赏析
这首诗以闲居生活为背景,展现了诗人白居易在闲适中的心境变化,首句“数酌不能成兀兀”透露出诗人试图通过饮酒来忘却烦恼,但未能如愿的无奈,次句“一枰且复寄悠悠”则展现了诗人转而通过下棋来寻找心灵的寄托,表现出一种超然物外的悠然自得,后两句“几回睡起无言立,月落庭花始觉秋”则进一步描绘了诗人在宁静的夜晚中独自站立,感受着岁月的流逝和季节的更迭,透露出一种淡淡的哀愁和对时光的感慨。
整首诗语言平实,意境深远,通过简单的场景和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内心的情感变化和对生活的深刻感悟。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白居易晚年闲居时期,白居易晚年仕途不顺,多次被贬谪,晚年生活相对闲适,在这段时期,他写下了许多反映闲适生活和内心情感的诗歌,这首诗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创作的,表达了诗人在闲居生活中的心境变化和对生活的感悟,通过饮酒、下棋等日常活动,诗人找到了心灵的寄托,享受着片刻的宁静与自在,同时也透露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和对生活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