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岁乡闾接胜流,老来零落叹山丘。下一句是什么?

春秋97个月前

诗词原文

忆旧游

唐·刘禹锡

早岁乡闾接胜流,

老来零落叹山丘。

青云旧友今何在,

白发故人稀复留。

世事悠悠浑似梦,

人情薄薄等闲休。

唯应清夜闻钟后,

月满空庭忆旧游。

作者简介

刘禹锡,字梦得,唐代著名文学家、哲学家,有“诗豪”之称,生于唐代宗大历七年(772年),卒于唐武宗会昌二年(842年),刘禹锡诗文俱佳,涉猎题材广泛,与柳宗元并称“刘柳”,与韦应物、白居易合称“三杰”,他的诗歌风格雄浑爽朗,语言通俗清新,善用比兴手法寄托政治内容。

译文

年轻时在家乡与杰出的人士交往密切,

年老时却孤独零落,只能对着山丘叹息。

那些青云直上的老朋友如今在哪里,

白发苍苍的老相识也很少再能相见。

世事变幻无常,就像一场梦,

人情淡薄,轻易就能放下。

只有在寂静的夜晚听到钟声后,

月光洒满空旷的庭院,我才会回忆起往昔的游历。

释义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往昔岁月的怀念和对人生无常的感慨,首联“早岁乡闾接胜流,老来零落叹山丘”通过对比年轻时的风光和老年时的孤独,突出了人生的沧桑变化,颔联“青云旧友今何在,白发故人稀复留”进一步描绘了诗人对故友的思念和现实的无奈,颈联“世事悠悠浑似梦,人情薄薄等闲休”则是对世事无常和人情冷暖的深刻洞察,尾联“唯应清夜闻钟后,月满空庭忆旧游”以景结情,营造出一种静谧而深沉的意境,表达了诗人对往昔岁月的深深怀念。

赏析

这首诗以“忆旧游”为题,通过对比和象征的手法,展现了诗人对人生无常和世态炎凉的深刻感悟,诗中“早岁”与“老来”的对比,突出了时间的流逝和人生的沧桑;“胜流”与“零落”的对比,则揭示了社会地位的变迁和人际关系的疏远,诗人以“青云旧友”和“白发故人”为象征,表达了对故友的怀念和对现实的无奈,诗人也通过“世事悠悠浑似梦”和“人情薄薄等闲休”的感慨,表达了对世事无常和人情冷暖的深刻洞察,整首诗语言质朴自然,情感真挚深沉,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刘禹锡在晚年时期创作的,刘禹锡一生仕途坎坷,多次被贬谪,在晚年时期,他回顾自己的一生,感慨万分,他想起年轻时在家乡与杰出的人士交往密切的时光,又想到现在年老孤独、故友难寻的现状,心中充满了无限的感慨和忧伤,他创作了这首诗来表达自己对往昔岁月的怀念和对人生无常的感慨,这首诗也反映了唐代社会的人际关系和世态炎凉,具有一定的历史价值。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