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空紫陌红尘梦,收得烟蓑雨笠身。的释义

小星127个月前

诗词原文

渔父词

宋·苏轼

渔父醒,春江午,

梦断落花飞絮。

酒醒何处,

扫空紫陌红尘梦,

收得烟蓑雨笠身。

作者及朝代

作者: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

朝代:北宋

作者简介

苏轼,字子瞻,又字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坡仙,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北宋文学家、书法家、画家、政治家,与父苏洵、弟苏辙并称“三苏”,苏轼是北宋中期文坛领袖,在诗、词、文、书、画等方面取得很高成就,其文纵横恣肆;其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其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其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与韩愈、柳宗元、欧阳修、王安石、曾巩合称“唐宋八大家”;其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

译文

渔父从梦中醒来,已是春江午后的时光,梦中落花飞絮的景象已然消散,酒醒之后,不知身在何处,但心中的俗世红尘之梦已被一扫而空,只余下身上的烟蓑雨笠,仿佛自己就是一个真正的渔父。

释义

这首词通过渔父的形象,表达了作者对世俗生活的厌倦和对自然生活的向往,紫陌红尘梦,指的是繁华的世俗生活,而烟蓑雨笠身,则象征着简朴、自然的渔父生活,作者通过对比,表达了自己对后者的向往和追求。

赏析

这首词以渔父的口吻,描绘了一种超脱世俗、回归自然的生活态度,词中“扫空紫陌红尘梦,收得烟蓑雨笠身”两句,尤为精彩,既表达了作者对世俗生活的厌倦,又展现了他对自然生活的热爱和向往,整首词语言清新自然,意境深远,富有哲理,是苏轼词中的佳作。

创作背景

这首词可能创作于苏轼被贬谪期间,在仕途不顺、生活困顿的情况下,苏轼对世俗生活产生了深深的厌倦,转而向往一种简朴、自然的生活方式,这首词正是他这种心态的写照,通过描绘渔父的形象,表达了自己对自然生活的向往和追求,这首词也反映了苏轼在逆境中保持乐观、豁达的人生态度,以及他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