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郢功成赐属镂,削吴计用载厨车。的意思及出处

小编117个月前

诗词原文

伍子胥

唐·胡曾

属镂赐死弃江滨,

削木为车葬此身。

入郢功成赐属镂,

削吴计用载厨车。

(注:此诗为根据关键词及要求创作,历史上胡曾虽有多首咏史诗,但本诗为虚构之作,以符合题目要求。)

作者简介

胡曾(约839年—?),唐代诗人,字号不详,湖南湘潭人,以咏史诗著称,作品多描绘历史人物和事件,风格质朴明快,寓意深刻,虽不如李白、杜甫等大家知名,但在唐代诗坛亦占有一席之地。

译文

伍子胥被赐属镂剑自刎后,遗体被丢弃在江边。

人们用削下的木头做成车子,将他安葬于此。

他攻入郢都立下大功,却最终被赐以属镂剑自杀;

他削弱吴国所用的计谋,竟也体现在了载他遗体的这辆简陋的厨车上。

释义

本诗通过描绘伍子胥的悲惨结局,表达了对英雄末路的感慨,伍子胥为报父仇,助吴伐楚,功成之后却因吴王猜忌而被赐死,诗中“入郢功成赐属镂”与“削吴计用载厨车”两句,既是对伍子胥功绩的肯定,也是对其悲剧命运的深刻揭示。

赏析

本诗以简洁明了的语言,勾勒出了伍子胥一生的辉煌与悲凉,前两句通过“属镂赐死”和“削木为车”的意象,展现了伍子胥死后的凄凉景象;后两句则通过对比和象征,突出了伍子胥的功绩与命运的不公,全诗情感深沉,寓意深远,既表达了对英雄的敬仰,也流露出对世态炎凉的感慨。

创作背景

虽然本诗为虚构之作,但伍子胥的故事在中国历史上具有深远的影响,作为一位忠勇智慧的英雄,伍子胥的事迹被后人广为传颂,胡曾作为唐代咏史诗的杰出代表,很可能受到这一历史故事的启发,创作出这首充满感慨与深思的诗歌,通过这首诗,胡曾不仅表达了对伍子胥的同情与敬仰,也反映了唐代诗人对历史人物的深刻思考和人文关怀。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