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狱中题壁
清·谭嗣同
望门投止思张俭,忍死须臾待杜根。
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
力微任重久神疲,再竭衰庸定不支。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谪居正是君恩厚,养拙刚于戍卒宜。
戏与山妻谈故事,试吟断句吓斜阳。
望门投止思张俭,忍死须臾待杜根。
吾侪穷死从来事,敢变胸中百鍊刚。
作者及朝代
作者:谭嗣同
朝代:清代
作者简介
谭嗣同(1865年-1898年),字复生,号壮飞,湖南浏阳人,中国近代著名政治家、思想家,维新派人士,戊戌变法(百日维新)的主要人物之一,1898年参加领导戊戌变法,失败后被捕,在狱中意气自若,写下了《狱中题壁》等诗,同年9月28日在北京宣武门外的菜市口刑场英勇就义,年仅33岁。
译文
“吾侪穷死从来事,敢变胸中百鍊刚”的意思是:我们这些人即使穷困而死也是历来就有的事,又怎敢改变我们胸中那经过千锤百炼的钢铁般的意志呢?
释义
吾侪:我们这些人。
穷死:因穷困而死。
从来事:历来就有的事。
敢变:怎敢改变。
胸中百鍊刚:比喻胸中坚定的意志,如同经过千锤百炼的钢铁一般坚硬。
赏析
这两句诗是谭嗣同在狱中面对生死考验时写下的,表达了他对变法失败的坦然接受和对个人信念的坚守,谭嗣同深知自己可能面临的是死亡,但他并不畏惧,反而以坚定的意志和崇高的精神境界来面对,他坚信自己的信念和追求是正确的,即使穷困而死也是值得的,绝不会因为外界的压力或诱惑而改变自己的立场和原则,这种坚定的意志和崇高的精神境界,正是谭嗣同作为维新志士的写照。
创作背景
1898年(光绪二十四年),谭嗣同参加领导戊戌变法,失败后被捕,在狱中写下《狱中题壁》一诗,这首诗是他在面对生死考验时,表达自己对变法失败的坦然接受和对个人信念的坚守,谭嗣同深知自己可能面临的是死亡,但他并不畏惧,反而以坚定的意志和崇高的精神境界来面对,他希望通过自己的牺牲来唤醒更多人的觉醒和奋斗,为中国的未来贡献力量,这两句诗正是他这种精神境界的写照,也是他对后世的一种激励和鞭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