蓼汀夜宿梦魂爽,梅坞暮归襟袖香。的解释

梦梦117个月前

诗词原文

山居

清·曹寅

蓼汀夜宿梦魂爽,梅坞暮归襟袖香。

水色山光无限好,此中甘苦只心知。

作者及朝代

作者:曹寅(1658年-1712年)

朝代:清代

作者简介

曹寅,字子清,号荔轩,又号楝亭,满洲正白旗内务府包衣世家,是《红楼梦》作者曹雪芹的祖父,他自幼聪颖好学,工诗词,善骑射,好收藏,曾主持刊刻《全唐诗》和《佩文韵注》等重要典籍,曹寅在康熙年间曾任江宁织造、两淮盐政等要职,深受康熙帝宠信,其家族在清代前期享有极高的声望和地位。

译文

在长满蓼草的水边小洲上夜宿,梦中感觉神清气爽;傍晚时分从梅花环绕的山谷归来,衣襟衣袖都沾满了梅花的香气,这里的水色山光无限美好,但其中的甘苦只有我自己心里清楚。

释义

蓼汀夜宿梦魂爽:蓼汀,指长满蓼草的水边小洲,此句描绘了诗人在宁静的自然环境中夜宿,梦中感到精神愉悦。

梅坞暮归襟袖香:梅坞,指梅花环绕的山谷,此句描绘了诗人傍晚从梅花盛开的山谷归来,身上沾满了梅花的香气。

水色山光无限好:形容山水景色之美,令人陶醉。

此中甘苦只心知:表达了诗人对山居生活的深刻体会,其中的甘苦只有他自己心里明白。

赏析

这首诗以清新自然的语言描绘了诗人山居生活的美好与宁静,前两句通过“蓼汀夜宿”和“梅坞暮归”两个场景,展现了诗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画面,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向往,后两句则通过“水色山光无限好”和“此中甘苦只心知”的对比,既赞美了山居生活的美好,又暗示了其中的不易和艰辛,体现了诗人对山居生活的深刻感悟,整首诗意境深远,情感真挚,语言优美,是一首值得品味的佳作。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创作于曹寅在江宁织造或两淮盐政任职期间,他有机会接触到江南的自然美景,并亲身体验了山居生活的宁静与美好,作为一位身居要职的官员,曹寅也面临着官场的复杂与艰辛,因此他在诗中既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也隐含了对官场生活的感慨和反思,这首诗不仅是对山居生活的赞美,也是诗人内心情感的真实写照。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