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归园田居·其一
宋·陆游
忆昔初辞鹓鹭行,慨然誓墓老耕桑。
此生已得须眉白,何处犹堪策马扬。
雨霁山光开画障,风清竹气入诗肠。
闲来采药寻幽径,兴至吟诗对夕阳。
作者及朝代
作者:陆游(1125年11月13日-1210年1月26日)
朝代:南宋
作者简介
陆游,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文学家、史学家、爱国诗人,陆游一生笔耕不辍,诗词文俱有很高成就,其诗语言平易晓畅、章法整饬谨严,兼具李白的雄奇奔放与杜甫的沉郁悲凉,尤以饱含爱国热情对后世影响深远,陆游亦有史才,他的《南唐书》,“简核有法”,史评色彩鲜明,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
译文
回忆往昔,我刚刚辞别了朝廷的官职,怀着坚定的决心,发誓要在墓前老去,从事农耕桑蚕的生活,如今我已两鬓斑白,哪里还能策马扬鞭,再展宏图呢?雨后初晴,山光水色如同展开的画卷,清风拂过,竹子的香气沁人心脾,融入我的诗篇,闲暇时,我会去山间采药,探寻幽静的小径,兴致来时,便对着夕阳吟诗一首。
释义
这首诗表达了陆游对过去仕途生活的告别和对田园生活的向往与满足,首联“忆昔初辞鹓鹭行,慨然誓墓老耕桑”直接点题,回忆自己辞官归隐的决心;颔联“此生已得须眉白,何处犹堪策马扬”表达了对年华老去的感慨和对仕途不再的无奈;颈联“雨霁山光开画障,风清竹气入诗肠”描绘了田园生活的美好景色,以及这种景色对诗人创作的滋养;尾联“闲来采药寻幽径,兴至吟诗对夕阳”则进一步展现了诗人归隐后的闲适生活和悠然自得的心态。
赏析
这首诗是陆游归隐田园后的真实写照,通过对比昔日的官场生活和现在的田园生活,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对自由的热爱,以及对仕途的厌倦,诗中“雨霁山光开画障,风清竹气入诗肠”两句,以生动的笔触描绘了田园风光的美丽,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敏锐感知和深刻体验,诗人通过“闲来采药寻幽径,兴至吟诗对夕阳”的生活场景,表达了自己归隐后的宁静与满足,以及对精神生活的追求。
创作背景
陆游一生致力于抗金复国,但仕途坎坷,多次被贬谪,晚年,他深感报国无门,遂决定辞官归隐,过上了闲适的田园生活,这首诗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创作的,它反映了陆游晚年归隐田园后的心境和生活状态,也表达了他对人生、对自然的深刻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