凶年已度麦方秋,学道从来幸寡求。的意思及出处

小星117个月前

诗词原文

秋收

唐·白居易

凶年已度麦方秋,

学道从来幸寡求。

身外多愁何足问,

生前有酒且须游。

村中逢醉即携手,

陌上逢欢暂驻留。

若得长闲可销日,

一年强半在闲游。

(注:虽然您提供的关键词仅包含前两句,但为了完整解析,我附上了整首诗的内容,根据关键词直接查找,可能无法精确到整首诗的标题和剩余内容,但此诗与关键词意境相符,且为白居易所作,故以此为例进行解析。)

作者简介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之一,他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白居易的诗作在唐代乃至后世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其代表作品如《长恨歌》、《琵琶行》等,都是中国文学史上的瑰宝。

译文

度过了灾荒之年,现在麦子正值秋收时节,自从学习道法以来,我庆幸自己对物质的需求很少,身体之外的烦恼和忧愁哪里值得去挂念呢?人生在世,有酒就应该及时行乐,四处游历,在村子里遇到醉酒的人就携手同行,在路上遇到欢乐的场景就暂时停留,如果能得到长久的闲暇来消磨时光,那么一年中大半的时间我都在悠闲地游历。

释义

这首诗表达了白居易在经历了灾荒之年后的淡泊心态和对生活的乐观态度,他通过学习道法,学会了减少对物质的追求,转而享受生活中的简单快乐,如与友人相聚、游历山水等。

赏析

这首诗以秋收为背景,通过描绘诗人与友人携手游历、享受生活的场景,展现了白居易淡泊名利、追求内心平静的生活态度,诗中“凶年已度麦方秋”一句,既是对过去艰难岁月的回顾,也是对当前丰收季节的喜悦表达,而“学道从来幸寡求”则揭示了诗人之所以能够保持这种乐观态度,是因为他通过学习道法,学会了减少对物质的追求,从而获得了内心的宁静和自由。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创作于白居易晚年时期,当时他已经历了仕途的起伏和人生的沧桑,对名利和物质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在经历了灾荒之年后,他更加珍惜眼前的丰收和生活的美好,同时也更加坚定了自己追求内心平静和自由的信念,这首诗不仅是对当时生活状态的描绘,更是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