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尝春韭秋菘味,共听朝猿夜鹤声。下一句是什么?

梦梦107个月前

诗词原文

山居

唐·刘沧

岩扉松径长寂寥,惟有幽人自来朝。

林树晓烟藏宿鸟,溪花春雨带轻潮。

同尝春韭秋菘味,共听朝猿夜鹤声。

野客闲居无别事,琴书相伴度余生。

作者简介

刘沧,唐代晚期诗人,生卒年不详,字蕴灵,鲁人(今山东一带),他的诗作以山水田园、隐逸生活为主题,风格清新自然,意境深远,反映了晚唐时期士人追求心灵宁静与自由的生活态度,刘沧虽不如李白、杜甫等大家知名,但其作品在唐代诗坛上仍占有一席之地,尤其是其描绘自然与隐逸生活的诗篇,深受后世文人喜爱。

译文

山岩的门扉和松树小径长久以来都显得寂静冷清,只有隐士自己清晨时分来到这里,林中的树木在晨雾中隐藏着过夜的鸟儿,溪边的花朵在春雨的滋润下带着轻微的潮水气息,我们一起品尝着春天的新鲜韭菜和秋天的白菜,共同聆听着早晨猿猴的啼叫和夜晚鹤的鸣叫,作为山野之客,我闲居在这里没有别的事情可做,只有琴声和书籍陪伴着我度过余生。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隐居山林的生活场景,通过“岩扉松径”、“林树晓烟”、“溪花春雨”等自然景象,营造出一种静谧、清幽的氛围,诗人与友人共享简单的食物,聆听自然界的声音,展现了他们超脱世俗、追求心灵自由的生活态度。

赏析

本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山居生活的宁静与美好,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和谐生活的向往和热爱,首联“岩扉松径长寂寥,惟有幽人自来朝”直接点出隐居环境的清幽与孤独,同时暗示了诗人的隐士身份,颔联通过“林树晓烟”、“溪花春雨”的描绘,进一步渲染了山居环境的美丽与宁静,颈联“同尝春韭秋菘味,共听朝猿夜鹤声”则通过生活细节展现了诗人与友人之间的深厚情谊和对自然之美的共同欣赏,尾联“野客闲居无别事,琴书相伴度余生”则表达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满足与超脱。

创作背景

晚唐时期,社会动荡不安,士人阶层普遍感到理想与现实的巨大反差,许多人选择隐居山林,以寻求心灵的慰藉和精神的自由,刘沧作为这一时期的诗人,其创作深受这种社会风气的影响,这首诗很可能是他在隐居生活中,有感于自然之美和隐逸生活的宁静与自由,而创作出来的,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对自然和谐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俗名利的淡泊,同时也反映了晚唐士人追求心灵自由与宁静的生活态度。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