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山居
宋·释绍嵩
博山香雾散馡馡,袖手何妨静掩扉。
林鸟数声清梦断,半窗明月照幽微。
作者简介
释绍嵩,宋代僧人、诗人,生卒年不详,他活动于南宋时期,以诗文名世,尤其擅长描绘山林隐逸生活和表达禅意心境,释绍嵩的作品多收录于《全宋诗》中,其诗作风格清新自然,意境深远,反映了宋代僧侣的文化修养和精神追求。
译文
博山炉中飘散的香气馥郁芬芳,我悠闲地袖手旁观,不妨静静地掩上门扉,林中传来几声清脆的鸟鸣,将我从清梦中唤醒,只见半窗明月照耀着这幽静细微之处。
释义
“博山香雾散馡馡”描绘了博山炉中香烟缭绕、香气四溢的景象,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神秘的氛围。“袖手何妨静掩扉”表达了诗人对世俗纷扰的超脱态度,他选择袖手旁观,静静地关闭门户,享受内心的宁静。“林鸟数声清梦断,半窗明月照幽微”则进一步描绘了诗人山居生活的宁静与美好,林鸟的鸣叫和明月的照耀,共同构成了一幅清幽雅致的画面。
赏析
这首诗以山居生活为背景,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超脱,首句“博山香雾散馡馡”以香气开篇,既营造了氛围,又暗示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次句“袖手何妨静掩扉”则直接表达了诗人对世俗纷扰的厌倦和对内心宁静的追求,后两句“林鸟数声清梦断,半窗明月照幽微”则以自然景象为依托,进一步烘托了诗人山居生活的清幽与雅致,整首诗意境深远,语言优美,充满了禅意和诗情。
创作背景
释绍嵩作为一位僧人诗人,他的创作往往与佛教信仰和山林隐逸生活紧密相连,这首诗很可能是他在山居期间所作,通过描绘自己山居生活的宁静与美好,表达了对佛教信仰的虔诚和对世俗纷扰的超脱态度,这首诗也反映了宋代僧侣的文化修养和精神追求,以及他们对自然和人生的深刻感悟,在宋代社会动荡不安的背景下,释绍嵩的这首诗无疑为当时的人们提供了一种精神上的慰藉和寄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