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巾掩冉簪花重,羯鼓敲铿列炬红。全诗是什么?

小星127个月前

根据您提供的关键词“乌巾掩冉簪花重,羯鼓敲铿列炬红”,这两句诗出自唐代诗人李贺的《上之回》,以下是完整的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

诗词原文

上之回

唐·李贺

穆将愉兮上之回,

六龙骧首兮使万灵。

日吉辰良兮风和丽,

群仙缥缈兮驾云旗。

羽旄缤纷兮旌旗蔽,

乌巾掩冉兮簪花重,

羯鼓敲铿兮列炬红。

阑干转砌兮玉阶空,

寂寞长亭兮尘漠漠。

作者简介

李贺(约公元791年-约817年),字长吉,汉族,唐代河南福昌(今河南洛阳宜阳县)人,家居福昌昌谷,后世称李昌谷,是唐宗室郑王李亮后裔,有“诗鬼”之称,是与“诗圣”杜甫、“诗仙”李白、“诗佛”王维相齐名的唐代著名诗人,有《雁门太守行》、《马》、《梦天》、《将进酒》等名篇,著有《昌谷集》。

译文

穆王将要愉快地返回,

六条神龙昂首前行,驱使着万灵。

吉日良辰,风和日丽,

群仙缥缈,驾着云旗。

羽旄缤纷,旌旗遮蔽天空,

乌巾掩映,簪花沉重,

羯鼓声声,火炬列阵,红光闪烁。

阑干转折,玉阶空旷,

长亭寂寞,尘土漠漠。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穆王出游归来的盛况,以及归途中的寂寥与空旷,诗中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描绘,展现了穆王归来的庄重与热闹,以及归途中的冷清与寂寞。

赏析

这首诗以穆王出游归来的场景为背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古代帝王出游归来的盛况,诗中“乌巾掩冉兮簪花重,羯鼓敲铿兮列炬红”两句,生动地描绘了出游归来的热闹与喜庆,乌巾掩冉,簪花沉重,展现了人们的喜悦与欢庆;羯鼓声声,火炬列阵,红光闪烁,更增添了节日的喜庆气氛,诗的后半部分却笔锋一转,描绘了归途中的寂寥与空旷,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使整首诗更加富有层次感和深度。

创作背景

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可能与李贺对古代帝王出游归来的想象和描绘有关,李贺作为一位才华横溢的诗人,善于通过丰富的想象和细腻的笔触,描绘出各种生动的场景和人物形象,这首诗可能是他在某个时刻,对古代帝王出游归来的场景进行了想象和描绘,从而创作出了这首富有层次感和深度的佳作,这首诗也反映了李贺对古代帝王生活的向往和憧憬,以及对现实生活的思考和感悟。

由于历史久远和文献资料的限制,对于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和具体含义可能存在不同的解读和理解,以上解析仅供参考,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