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山居秋景
朝代:宋代
作者:陆游
十里溪山最佳处,一年寒暖适中时。
霜轻未杀萸菊嫩,日暖初干荻花姿。
老去功名空自惜,病来人事不胜悲。
山僧野叟相逢笑,共说今年好个秋。
作者简介
陆游(1125年-1210年),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文学家、史学家、爱国诗人,陆游一生笔耕不辍,诗词文俱有很高成就,其诗语言平易晓畅、章法整饬谨严,兼具李白的雄奇奔放与杜甫的沉郁悲凉,尤以饱含爱国热情对后世影响深远,陆游亦有史才,他的《南唐书》,“简核有法”,史评色彩鲜明,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
译文
十里长的溪山之中,这里是最美的地方;一年四季中,此时的气候最为宜人,霜冻尚轻,没有伤害到茱萸和菊花的娇嫩;阳光温暖,初干的荻花在微风中摇曳生姿,我已老去,对未能实现的功名只能空自惋惜;病体缠身,对世间的人情世故感到不胜悲哀,山中的和尚与乡野的老翁相逢一笑,共同赞叹今年的秋天真是美好。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陆游在山居时所见到的秋日美景,以及他内心的感慨,首联点明地点与时间,突出了溪山之美与气候之宜;颔联通过具体的自然景象,进一步渲染了秋日的宁静与美好;颈联则转而抒发诗人对自身境遇的感慨,表达了对未竟事业的遗憾和对人情冷暖的无奈;尾联则以山僧野叟的欢笑,反衬出诗人内心的孤寂与悲凉,同时也流露出对自然美景的珍惜与赞美。
赏析
这首诗以景起兴,以情作结,情景交融,意境深远,诗人通过对秋日溪山美景的细腻描绘,展现了大自然的宁静与和谐,同时也寄托了自己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颈联的转折,又使诗歌的情感色彩变得复杂而深沉,诗人对自身的境遇与命运产生了深刻的反思与感慨,尾联则以山僧野叟的欢笑,为全诗增添了一抹亮色,使诗歌在悲凉中不失希望,在无奈中不失乐观。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陆游在山居期间所作,陆游一生仕途坎坷,多次遭贬谪,晚年更是疾病缠身,生活困顿,他始终保持着对自然的热爱与对生活的热情,常常在山水中寻找慰藉与寄托,这首诗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创作的,它既是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也是对自己人生境遇的深刻反思与感慨,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陆游那种在逆境中不屈不挠、乐观向上的精神风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