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是先生眼根钝,夭狐伎俩本无多。上一句是什么?

春秋129个月前

这首包含关键词“自是先生眼根钝,夭狐伎俩本无多”的诗句出自清代诗人纪昀的《阅微草堂笔记·槐西杂志二》,不过,需要注意的是,《阅微草堂笔记》是纪昀晚年所著的一部文言短篇志怪小说集,并非传统意义上的“诗”,但其中确实包含了许多富有诗意和哲理的段落,以下是根据您的要求,对这段文字及其背景的解析:

原文(节选)

(注:由于《阅微草堂笔记》为小说集,此处仅提供包含该句的段落大意,非完整诗句或篇章)

“有书生夜行,遇女子甚丽,自言狐女,愿侍巾栉,书生惧其魅,峻拒之,狐女笑曰:‘自是先生眼根钝,夭狐伎俩本无多。’言毕不见。”

作者及朝代

- 作者:纪昀(1724年-1805年),字晓岚,一字春帆,晚号石云,道号观弈道人,直隶献县(今河北沧州市)人,清代政治家、文学家,乾隆年间官员。

- 朝代:清代

作者简介

纪昀学识渊博,曾任《四库全书》总纂官,一生精力绝注于《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及《阅微草堂笔记》二书,他才华横溢,性格诙谐,好为稗官野史,公余之暇,惟以著书自娱,仿晋代干宝《搜神记》作《阅微草堂笔记》,笔记故事,皆采自民间传说异闻,旨在劝善惩恶,多有因果报应之说,通行本不分卷,二十五卷,但内容有杂,包括:神仙狐鬼、乡野怪谭、奇人异士、考据辩证等,且书中记述若真若幻,颇受文人学者重视。

译文

有个书生夜晚行走,遇到一个非常美丽的女子,自称是狐女,愿意侍奉他,书生害怕她是狐狸精来迷惑他,严厉地拒绝了她,狐女笑着说:“只是先生您的眼光不够敏锐,我这只小狐狸的手段本来就不多。”说完就不见了。

释义

这段文字通过书生与狐女的对话,表达了对于事物本质认知的深刻思考,书生因恐惧而拒绝,狐女则以自嘲的方式揭示了真相——她的“伎俩”并不多,只是人们往往因为先入为主的偏见而难以看清真相。

赏析

这段文字以简洁的语言和生动的情节,展现了人与狐之间的微妙关系,同时也寓言般地揭示了人性的弱点,书生因恐惧而拒绝,反映了人类在面对未知或不确定时的一种本能反应;而狐女的自嘲,则是对这种反应的巧妙回应,既揭示了真相,又带有一定的讽刺意味。

创作背景

《阅微草堂笔记》是纪昀晚年所著,其中收录了大量关于狐仙鬼怪的故事,这些故事大多来源于民间传说和作者的亲身经历,纪昀通过这些故事,不仅展现了清代社会的风土人情和民间信仰,还借此表达了自己对于人性、道德和因果报应的深刻思考,这段关于书生与狐女的对话,就是其中之一,它以一种轻松幽默的方式,揭示了人们对于未知事物的恐惧和偏见,以及这种恐惧和偏见所带来的后果。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