倾鬟障袖不应人,遥指石帆山下雨。上一句是什么?

生辉117个月前

诗词原文

石帆山下

唐·项斯

倾鬟障袖不应人,遥指石帆山下雨。

惆怅几回魂欲断,寒猿晴鸟一时吟。

作者简介

项斯,字子迁,晚唐诗人,大约生活在公元9世纪,他出身贫寒但才情出众,以诗文著称于世,项斯的作品多描写自然景色和个人情感,风格清新自然,情感真挚深沉,虽然他的名声不如同时代的杜牧、李商隐等人响亮,但在唐代诗坛上仍占有一席之地,他的作品被收入《全唐诗》中,为后人所传颂。

译文

她倾斜着头,用衣袖遮住半边脸颊,不愿与人交谈,只是远远地指着石帆山下,说那里正在下雨,我心中充满了惆怅,几番思量,魂魄仿佛都要断了,这时,无论是寒冷的猿猴还是晴朗天气下的鸟儿,都在一同吟唱着哀婉的曲调。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女子羞涩而神秘的姿态,她不愿与人直接交流,只是以动作暗示远方的景象——石帆山下正在下雨,诗人通过这一细节,引出了自己内心的惆怅与哀愁,仿佛这雨不仅落在石帆山下,也落在了他的心头,后两句则通过自然景象(寒猿、晴鸟)的吟唱,进一步烘托出诗人内心的孤寂与忧伤。

赏析

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刻画了人物的情感与自然的景象,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与和谐的统一,前两句通过女子的动作与言语,展现了她的羞涩与神秘,同时也为后文的情感铺垫,后两句则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将诗人的情感推向高潮,使整首诗充满了浓郁的抒情色彩,诗中的“倾鬟障袖”、“遥指”等动作描写,以及“寒猿晴鸟”的意象运用,都体现了诗人高超的艺术表现力。

创作背景

关于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史书上并无详细记载,但从诗的内容来看,它很可能是诗人在某个孤寂的时刻,面对自然景色与人物情感的交织,有感而发之作,诗人或许在旅途中偶遇了这位神秘的女子,被她的姿态与言语所触动,从而引发了内心的惆怅与哀愁,而石帆山作为诗中的背景,可能只是诗人随意选取的一个自然景象,用以烘托自己的情感,但无论如何,这首诗都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成为了唐代诗坛上的一颗璀璨明珠。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