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赠銛公
宋·释绍嵩
我谓銛公岂止此,径山钵袋渠能得。
归来不用留僧话,自煮新泉试日涉。
作者简介
释绍嵩,宋代僧人、诗人,生卒年不详,他活跃于南宋时期,以诗文闻名于世,尤其擅长禅理诗与山水田园诗的创作,释绍嵩的作品多反映佛教思想、禅修生活以及自然景物的静谧之美,语言清新自然,意境深远,深受后世读者的喜爱。
译文
我说銛公啊,你的修为和境界岂止于此,
那径山的钵袋,你也能轻松获得其真谛。
归来之后,无需多言留客话禅,
只需自煮新泉,品味着日涉园中的宁静与美好。
释义
这首诗是释绍嵩对友人銛公的赞美与勉励,首句“我谓銛公岂止此”表达了诗人对銛公修为的高度评价,认为他的境界远不止于此,次句“径山钵袋渠能得”以径山的钵袋为喻,暗指銛公在佛教修行上的深厚造诣,后两句则描绘了銛公归来后的生活场景,无需多言,只需自煮新泉,品味生活,体现了佛教中“禅在生活中”的思想。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友人銛公的深厚情谊和对其修为的赞赏,首句直接点题,引出对銛公的赞美;次句以径山钵袋为喻,形象生动地展现了銛公的修行境界;后两句则通过描绘銛公归来后的生活场景,进一步突出了其淡泊名利、追求内心宁静的高尚品质,整首诗意境深远,语言清新自然,既体现了佛教思想,又展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厚情感。
创作背景
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可能与释绍嵩与銛公的交往有关,作为僧人,他们共同追求佛教真理,相互勉励,共同进步,在这首诗中,释绍嵩以深情的笔触,表达了对友人銛公的赞美与勉励,同时也体现了自己对于佛教修行和生活的理解与感悟,在南宋时期,佛教文化繁荣,释绍嵩作为僧人诗人,其创作也深受当时佛教文化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