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径山入门第一义
宋·释宗杲
径山入门第一义,万口哗语真称职。
不向人间争宠辱,只将心事付沙鸥。
作者简介
释宗杲(1089年-1163年),南宋临济宗高僧,字昙晦,号妙喜,俗姓奚,宣城(今安徽宣城)人,他自幼聪颖好学,后出家为僧,深研佛法,成为临济宗杨岐派的重要传人,释宗杲不仅佛学造诣深厚,而且擅长诗文,其诗作多反映佛教思想和个人修行感悟,语言质朴自然,意境深远。
译文
径山寺入门的第一要义,万人口中传颂确实名副其实。
不向人间争夺宠辱名利,只将心中之事寄托给沙鸥。
释义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径山寺入门第一义的赞美,认为其确实名不虚传,诗人也表达了自己不慕名利、超脱世俗的心境,将心事寄托于自然之中的沙鸥,体现了佛教中追求内心平静、超脱物欲的思想。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明了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径山寺入门第一义的深刻理解和赞美,首句“径山入门第一义”直接点题,突出了主题;次句“万口哗语真称职”则通过众人的口碑,进一步印证了径山寺入门第一义的卓越,后两句则转而抒发诗人个人的心境,以“不向人间争宠辱”表达了自己超脱世俗、不慕名利的高洁品质;以“只将心事付沙鸥”则展现了诗人将心事寄托于自然、追求内心平静的美好愿景,整首诗意境深远,语言质朴自然,富有哲理性和感染力。
创作背景
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可能与释宗杲的修行经历和佛教思想有关,作为一位高僧,释宗杲对佛教教义有着深刻的理解和感悟,在修行过程中,他或许曾到访径山寺,并深刻体会到入门第一义所蕴含的佛教智慧,作为一位超脱世俗的高僧,他也对名利宠辱有着独到的看法和态度,在这首诗中,他将自己的感悟和态度融入其中,表达了对径山寺入门第一义的赞美和自己超脱世俗的心境。
需要注意的是,由于历史久远和资料缺乏,关于这首诗的具体创作背景和细节可能无法完全确定,但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对这首诗的主题、意境和创作背景有一个大致的了解和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