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枕鸟声残梦里,半窗花影独吟中。出自哪首诗?

小编77个月前

诗词原文

山居秋夜

朝代:清代

作者:厉鹗

一枕鸟声残梦里,半窗花影独吟中。

起来临水看山坐,月到东南白露空。

作者简介

厉鹗(1692年—1752年),字太鸿,又字雄飞,号樊榭、南湖花隐等,浙江钱塘(今杭州)人,清代著名文学家、诗人、词人,他博学多才,尤精于诗词,是浙西词派中坚人物,与查慎行、钱载齐名,有“浙西三大家”之称,厉鹗的诗作清新脱俗,善于捕捉自然景物中的微妙变化,表达个人情感,其词则婉约深邃,风格独特。

译文

在残梦的尾声中,耳边依稀传来阵阵鸟鸣,半开的窗户外,花影斑驳,映照在我独自吟咏的身影上,醒来后,我起身走到水边,面对青山静坐,直到月亮从东南方升起,清冷的白露洒满夜空。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山居秋夜的静谧与孤独,首句“一枕鸟声残梦里”通过鸟鸣与残梦的交织,营造出一种朦胧而略带忧伤的氛围;次句“半窗花影独吟中”则以花影与独吟相对,进一步强化了诗人的孤独感与对自然美的细腻感受,后两句“起来临水看山坐,月到东南白露空”则通过诗人的行动与所见之景,展现了其超然物外、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心境。

赏析

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山居秋夜的静美与诗人的内心世界,首联以鸟声与残梦相衬,既表现了诗人对自然声音的敏感捕捉,又暗示了其内心的微妙波动,颔联的花影与独吟,则进一步突出了诗人的孤独与对美的追求,颈联与尾联通过诗人的行动与所见之景,将情感升华至与自然和谐共融的高度,展现了诗人超然物外、淡泊名利的生活态度,全诗语言清新自然,意境深远,是厉鹗诗歌风格的典型体现。

创作背景

厉鹗一生未仕,长期过着清贫而自由的生活,他热爱自然,善于从日常生活中发现美,并将其融入诗歌创作之中,这首诗很可能是他在山居期间,某个秋夜独自面对自然美景时,有感而发之作,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对孤独的享受以及对生活的深刻感悟,在厉鹗的笔下,自然不仅是审美的对象,更是心灵的归宿,是他寻求精神寄托与自我实现的场所。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