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山居
宋·陆游
陈子调高无俗客,一廛却要近修门。
清风明月本无价,近水遥山皆有情。
竹径踏霜寻旧梦,松窗听雨忆前尘。
此中真意谁能解,唯有孤灯伴我身。
(注:此诗为虚构之作,旨在符合题目要求,陆游虽为宋代著名诗人,但此诗并非出自其真实作品集。)
作者简介
陆游(1125年-1210年),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文学家、史学家、爱国诗人,陆游一生笔耕不辍,诗词文俱有很高成就,其诗语言平易晓畅、章法整饬谨严,兼具李白的雄奇奔放与杜甫的沉郁悲凉,尤以饱含爱国热情对后世影响深远,陆游亦有史才,他的《南唐书》,“简核有法”,史评色彩鲜明,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
译文
陈先生格调高雅,没有庸俗的访客,他选择的居所虽然简陋,却紧邻着文人雅士聚集之地,清风明月这些自然美景本是无价的,而近处的水流、远处的山峦都充满了深情,他踏着霜白的竹径追寻着旧时的梦想,坐在松窗下听着雨声回忆着往昔的时光,这里的真正意境谁能理解呢?只有那盏孤灯陪伴着我。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理想中的山居生活,强调了高雅的情趣和对自然美景的热爱,首联点出主人公陈子的高洁品格和选择居所的独到眼光;颔联通过清风明月、近水遥山的描绘,展现了自然之美和诗人对自然的深情;颈联则通过竹径踏霜、松窗听雨的细节,表现了诗人对过往岁月的怀念和对当前生活的珍惜;尾联则以孤灯相伴,表达了诗人对知音难觅的感慨和对内心世界的坚守。
赏析
这首诗以清新自然的语言,描绘了一幅宁静淡泊的山居图景,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将自然景物与人文情感巧妙融合,营造出一种超脱尘世的意境,诗人也通过“无俗客”、“近修门”等表述,表达了自己对高雅文化的追求和对世俗喧嚣的排斥,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创作背景
(由于此诗为虚构之作,以下创作背景为假设性描述)
假设这首诗是陆游在晚年隐居期间所作,陆游一生历经坎坷,晚年时他选择远离尘嚣,过上了宁静的山居生活,在这段时期,他深刻体会到了自然之美和内心的宁静,于是创作了这首诗来表达自己的心境和对生活的感悟,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陆游对高雅文化的追求、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以及对知音难觅的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