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闲居有感
宋·陆游
祠禄恩宽亦例沾,屏居怀抱苦厌厌。
雨余门巷无人过,花尽园林有鸟啼。
病里不知春早晚,闲中方觉日东西。
何时得遂归田计,月满松风径自蹊。
作者简介
陆游(1125年-1210年),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文学家、史学家、爱国诗人,陆游一生笔耕不辍,诗词文俱有很高成就,其诗语言平易晓畅、章法整饬谨严,兼具李白的雄奇奔放与杜甫的沉郁悲凉,尤以饱含爱国热情对后世影响深远,陆游亦有史才,他的《南唐书》,“简核有法”,史评色彩鲜明,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
译文
因祠禄之恩我也得以沾光,但屏居乡野的我心中却满是苦闷与厌倦,雨后门巷寂静无人来访,花已落尽园林中唯有鸟鸣相伴,病中浑然不觉春去春来,闲居时才觉时光匆匆流逝,不知何时才能实现归隐田园的愿望,在那月满松风的小径上悠然自得。
释义
首联“祠禄恩宽亦例沾,屏居怀抱苦厌厌”表达了诗人虽因祠禄之恩得到一些宽待,但内心却感到苦闷与厌倦,颔联“雨余门巷无人过,花尽园林有鸟啼”描绘了雨后门巷的寂静与花尽鸟啼的园林景象,进一步烘托了诗人的孤寂心境,颈联“病里不知春早晚,闲中方觉日东西”则通过病中不觉时光流逝与闲中方觉日升日落的对比,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易逝的感慨,尾联“何时得遂归田计,月满松风径自蹊”则表达了诗人对归隐田园生活的向往。
赏析
这首诗以闲居生活为背景,通过描绘雨后门巷的寂静、花尽鸟啼的园林景象以及诗人内心的苦闷与厌倦,展现了诗人对归隐田园生活的向往与追求,诗中语言平易晓畅,情感真挚动人,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诗人通过对比与象征等手法,巧妙地表达了对时光易逝、人生无常的感慨与反思。
创作背景
陆游一生致力于抗金复国事业,但多次遭到朝廷的排挤与打压,这首诗可能创作于陆游晚年时期,当时他因政治失意而屏居乡野,内心充满了苦闷与厌倦,在这样的背景下,诗人通过描绘闲居生活与内心感受,表达了对归隐田园生活的向往与追求,同时也流露出对人生无常与时光易逝的感慨与反思。
是对陆游《闲居有感》一诗的全面解析,包括诗词原文、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以及创作背景等方面,希望这些解析能够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这首诗的内涵与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