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归卧旧山
唐·许浑
身外无余事,闲吟落日间。
孤云随鹤去,万竹引龙还。
柳色春筵后,松声暮雨前。
安得公朝闵枯朽,早教归卧旧茆庵。
作者简介
许浑,唐代诗人,字用晦(一作“仲晦”),润州丹阳(今属江苏)人,晚唐最具影响力的诗人之一,其一生不作古诗,专攻律体;题材以怀古、田园诗为佳,艺术则以偶对整密、诗律纯熟为特色,唯诗中多描写水、雨之景,后人拟之与诗圣杜甫齐名,并以“许浑千首诗,杜甫一生愁”评价之,代表作有《秋日赴阙题潼关驿楼》、《咸阳城东楼》等。
译文
我身外已无任何牵挂之事,只在夕阳下悠闲地吟诗,孤云随着仙鹤飘去,万竹引导着神龙归来,春日筵席后的柳色更加青翠,傍晚雨前的松声更加清幽,怎能希望朝廷能怜惜我这棵枯朽的老木,早点让我归隐到那旧时的茅庵中去呢?
释义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闲适生活的向往和对归隐的渴望,首联写自己身无挂碍,只在夕阳下悠闲吟诗;颔联以孤云、仙鹤、万竹、神龙为喻,描绘了一种超脱尘世、自由自在的生活状态;颈联通过柳色、松声等自然景物的描写,进一步渲染了归隐生活的宁静与美好;尾联则直接表达了诗人希望朝廷能让自己归隐的愿望。
赏析
这首诗以清新自然的语言,描绘了一种超脱尘世、回归自然的闲适生活,诗人通过孤云、仙鹤、万竹、神龙等意象,构建了一个远离尘嚣、自由自在的仙境,表达了自己对归隐生活的向往,诗人也巧妙地运用了柳色、松声等自然景物,进一步渲染了归隐生活的宁静与美好,尾联的“安得公朝闵枯朽,早教归卧旧茆庵”则直接表达了诗人希望朝廷能让自己归隐的愿望,透露出一种无奈与渴望交织的复杂情感。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创作于许浑晚年时期,许浑一生仕途坎坷,多次遭贬谪,在晚年时期,他可能对仕途已经心灰意冷,更加向往一种闲适、自由的生活,他创作了这首诗来表达自己对归隐生活的渴望和对朝廷的无奈,这首诗也反映了晚唐时期社会动荡、政治腐败的现实背景,许多士人都选择归隐山林以避祸,许浑的这首诗正是这一时代背景下的产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