拂衣即与世俗辞,掉头不受朋友谏。的意思及出处

小星87个月前

诗词原文

琴曲歌辞·山人劝酒

唐·李白

苍苍云松,落落绮皓。

春风尔来为阿谁,胡蝶忽然满芳草。

秀眉霜雪颜桃花,骨青髓绿长美好。

称是秦时避世人,劝酒相欢不相恼。

拂衣即与世俗辞,掉头不受朋友谏。

复此渌水清夜色,复此绿琴明月前。

我心醉兮君复乐,陶然共忘机。

作者及朝代

作者:李白

朝代:唐代

作者简介

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他的诗歌风格豪放飘逸,想象丰富,语言流畅自然,是唐代诗歌的杰出代表之一,李白一生游历四方,留下了大量脍炙人口的诗篇,对后世影响深远。

译文

苍翠挺拔的云松间,住着那位落落大方的绮皓(商山四皓之一),春风啊,你究竟是为谁而来?胡蝶忽然间就飞满了芳草,他长着秀美的眉毛,雪白的容颜像桃花一样红润,骨骼青秀,骨髓绿莹,永远年轻美好,他自称是秦时避世隐居的人,劝酒时与我们相欢,却不恼恨我们的劝酒,他拂衣而去,辞别了世俗,掉头不顾,不接受朋友的规劝,在这清澈的绿水边,在这明月照耀下的绿琴前,我们心醉神迷,共同忘却了世俗的机巧之心。

释义

这首诗通过描绘一位隐居山林的老人(绮皓)的形象,表达了诗人对超然物外、忘却世俗机巧生活的向往,诗中“拂衣即与世俗辞,掉头不受朋友谏”两句,形象地描绘了老人决绝辞别世俗、不受朋友规劝的洒脱态度。

赏析

这首诗以清新自然的语言,描绘了一幅山林隐居的宁静画面,诗人通过对云松、春风、胡蝶、芳草等自然景物的描写,营造出一种超脱世俗的氛围,而老人的形象,更是成为了这种超脱精神的象征,他拂衣而去,不受世俗羁绊,也不接受朋友的规劝,这种决绝的态度,正是诗人所追求的,整首诗意境深远,语言优美,充满了浪漫主义色彩。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李白在游历山林时,有感于山林隐居者的生活态度而创作的,李白一生热爱自由,追求超脱世俗的生活,在游历过程中,他结识了许多隐居山林的人士,他们的生活方式和态度深深影响了李白,这首诗正是他在这种影响下,对山林隐居生活的向往和赞美,也反映了李白对当时社会现实的不满和逃避。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