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泾溪东亭
唐·李绅
泾水悠悠泾水长,远山隐隐隔烟霞。
鹅儿泾口晓山横,蜻蜓港头春水生。
渡头人静起鸥眠,罟师荡舟归晚烟。
惟有郡官闲坐处,一船明月一船风。
作者及朝代
作者:李绅
朝代:唐代
作者简介
李绅,字公垂,唐代著名诗人、官员,生于唐德宗贞元二年(786年),卒于唐武宗会昌六年(846年),他出身寒微,早年曾游历四方,后通过科举考试步入仕途,李绅的诗作以反映社会现实、关注民生疾苦著称,与元稹、白居易等人交好,共同推动了新乐府运动的发展,他的代表作包括《悯农二首》等,深受后世赞誉。
译文
泾水悠长流淌不息,远山在烟霞中若隐若现。
鹅儿泾口,清晨的山峦横卧天边;蜻蜓港头,春水已经悄然生成。
渡口边人们安静,鸥鸟从睡眠中醒来;渔师荡着小舟,在晚烟中缓缓归航。
只有郡守的东亭里,他悠闲地坐着,享受着船上一轮明月和满船的清风。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泾溪东亭周边的自然风光和宁静生活,诗中通过“泾水”、“远山”、“晓山”、“春水生”等意象,展现了自然景色的美丽与和谐,通过“渡头人静”、“罟师荡舟”等场景,描绘了当地居民的日常生活,营造出一种宁静、闲适的氛围,诗人以郡守的视角,表达了自己对这份宁静生活的向往和享受。
赏析
这首诗以清新自然的语言,描绘了泾溪东亭的优美景色和宁静生活,诗中既有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绘,又有对人物活动的生动刻画,使得整首诗充满了生活气息和画面感,诗人通过对比郡守的悠闲与渔师的劳作,表达了自己对闲适生活的向往和对劳动人民的同情,诗中的意象选择也颇具匠心,如“鹅儿泾口”、“蜻蜓港头”等,既富有地方特色,又增添了诗歌的趣味性。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李绅在担任地方官员期间所作,当时,他或许正面临着官场上的纷扰和压力,因此渴望在繁忙的公务之余,找到一片宁静的天地来放松身心,泾溪东亭的美景和宁静生活,正好满足了他的这一需求,他将自己的所见所感融入诗中,创作出了这首充满生活气息和闲适情怀的佳作,通过这首诗,我们不仅可以感受到李绅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向往,还能体会到他作为一位官员在繁忙工作之余对宁静生活的渴望和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