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守气
朝代:唐代
作者:李中
爱身不惰如怀璧,守气无亏似塞河。
心静但知游物外,身闲赢得卧云多。
松风清韵来琴上,花影香魂入酒中。
尘世浮华皆不羡,只将心事付渔蓑。
作者简介
李中,唐代诗人,生卒年不详,大约活动在晚唐至五代时期,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多描写山林隐逸生活,表达了对闲适生活的向往和对尘世浮华的超脱态度,李中的作品在当时颇受赞誉,对后世也有一定影响,但因其生平事迹记载不多,故具体成就和地位在文学史上相对较为边缘。
译文
像珍爱怀中的宝玉一样不让自己懈怠,守护内心的正气如同堵塞河流般坚定不移,心境宁静,只知遨游于物外之境,身体闲适,得以常常卧看云卷云舒,松风清雅的韵律飘入琴中,花影的香魂融入酒里,尘世间的浮华我都不羡慕,只将心事寄托给渔夫的蓑衣。
释义
这首诗通过描绘诗人对自我修养和内心世界的坚守,表达了他对闲适、超脱生活的追求,首联“爱身不惰如怀璧,守气无亏似塞河”以珍宝和坚固的河堤为喻,强调了对身心的珍视和对正气的坚守,颔联“心静但知游物外,身闲赢得卧云多”则进一步描绘了诗人心境宁静、身体闲适的生活状态,颈联“松风清韵来琴上,花影香魂入酒中”通过自然景物的描写,增添了诗歌的意境美,尾联“尘世浮华皆不羡,只将心事付渔蓑”则直接表达了诗人对尘世浮华的超脱态度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赏析
这首诗以清新自然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闲适、超脱生活的追求和对内心世界的坚守,诗人通过比喻和象征的手法,将抽象的内心世界具象化,使读者能够更直观地感受到诗人的情感,诗人对自然景物的描写也极具意境美,使诗歌在表达情感的同时,也具有一定的审美价值,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体现了李中诗歌的清新自然之风。
创作背景
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可能与李中的个人经历有关,作为一位生活在晚唐至五代时期的诗人,李中可能经历了社会的动荡和人生的起伏,从而对尘世浮华产生了厌倦之情,他通过这首诗表达了对闲适、超脱生活的向往和对内心世界的坚守,以此来寻求心灵的慰藉和精神的寄托,这首诗也反映了当时士人阶层对隐逸生活的追求和对社会现实的逃避心态。
是基于对古诗词的理解和想象而创作的,并非真实的历史记载,在实际的历史和文学研究中,应以可靠的史料和文献为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