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夫眼暗牙齿疏,七十未满六十余。出自哪首诗?

梦梦87个月前

诗词原文

吟年

唐·白居易

老夫眼暗牙齿疏,七十未满六十余。

故人渐稀身渐老,往来无与语樵苏。

作者及朝代

作者:白居易(772年-846年)

朝代:唐代

作者简介

白居易,字乐天,晚年号香山居士,是唐代著名的现实主义诗人之一,他的诗歌以通俗易懂、贴近民生著称,对后世影响深远,白居易一生仕途坎坷,但始终保持着对人民生活的深切关怀,其诗作多反映社会现实,表达了对民生疾苦的同情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译文

我这位老夫眼睛昏花,牙齿也变得稀疏,年龄还未到七十岁,却已经过了六十大关,老朋友越来越少,自己的身体也越来越衰老,来来往往间,竟找不到一个可以聊天砍柴的伙伴。

释义

这首诗通过描述诗人自身的衰老状态,表达了对岁月流逝、人生短暂的感慨,诗中“眼暗牙齿疏”形象地描绘了老年人的生理特征,“七十未满六十余”则点明了诗人的实际年龄,尚未到达古稀之年,但已显老态。“故人渐稀身渐老”反映了人际关系的变迁和生命的无常,“往来无与语樵苏”则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寂寞。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明了的语言,生动地刻画了老年人的生活状态和心理感受,诗人通过自身的经历,表达了对生命无常的深刻认识和对人生短暂的感慨,诗中“眼暗牙齿疏”等细节描写,既真实又富有感染力,使读者能够深切地感受到老年人的艰辛与不易,诗人也通过“故人渐稀身渐老”等句子,表达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对未来的无奈,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白居易晚年时期,当时他已经历了仕途的起伏和人生的沧桑,对生命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和感悟,随着年龄的增长,诗人逐渐感受到身体的衰老和人际关系的变迁,内心充满了孤独与寂寞,在这种背景下,他创作了这首诗,以表达自己对岁月流逝、人生短暂的感慨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这首诗也反映了唐代社会对老年人的关注和关怀,具有一定的社会意义。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