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山居
明 · 释函是
花前一笑频开口,林下深藏永息肩。
水石清音长日对,松风凉意满窗眠。
闲来石上观流水,兴至花间听鸟喧。
莫道此中无乐事,人间天上几多年。
作者简介
释函是,明代僧人,俗姓曾,名起莘,字瑗公,号瞎堂,他生于明末,历经战乱,后出家为僧,以诗文名世,尤善山水诗,风格清新自然,意境深远,释函是的诗作多反映其遁世隐居、追求心灵宁静的生活态度,以及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与向往。
译文
在花丛前欢笑,频繁地开口畅谈,在林间深处隐居,永远放下尘世的重担,整日面对着水石间清脆的声音,窗边满是松风带来的凉意,安然入眠,闲暇时在石上观赏潺潺流水,兴致来时到花间聆听鸟鸣喧闹,不要说这里没有什么快乐的事情,在这人间仙境中,岁月悠长,胜似天上仙境。
释义
“花前一笑频开口”描绘了诗人在花前与友人欢笑的场景,表达了他内心的愉悦与放松;“林下深藏永息肩”则指他在林间隐居,远离尘嚣,得以永久地放下肩上的重担,享受心灵的宁静,整首诗通过描绘自然美景与诗人的隐居生活,展现了诗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美的热爱。
赏析
这首诗以清新自然的语言,描绘了一幅宁静祥和的山居生活画卷,诗人通过“花前一笑”、“林下深藏”等意象,表达了自己对隐居生活的热爱与满足,诗中还融入了水石清音、松风凉意等自然元素,使得整首诗充满了诗意与画意,在表现手法上,诗人运用了对比与象征等手法,如将“花前”与“林下”、“人间”与“天上”进行对比,强调了隐居生活的美好与超脱。
创作背景
释函是生活在明末清初的动荡时期,战乱频繁,社会动荡不安,在这样的背景下,诗人选择了出家为僧,隐居山林,以寻求心灵的宁静与解脱,这首诗正是他在隐居生活中,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与对宁静生活的向往的真实写照,通过描绘自己在山居生活中的所见所感,诗人表达了对现实社会的逃避与对理想生活的追求,这首诗也反映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深刻感悟与对人生哲理的独到见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