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有疏亲俱握手,酒无贤圣总濡唇。全诗是什么?

生辉97个月前

诗词原文

客至

唐·杜甫

舍南舍北皆春水,但见群鸥日日来。

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

盘飧市远无兼味,樽酒家贫只旧醅。

客有疏亲俱握手,酒无贤圣总濡唇。

舍南舍北春光照,堂前堂后燕徘徊。

生涯笑口寻知少,老病只应惟我在。

草色青青迎客路,江花灼灼映家杯。

岂有文章惊海内,漫劳车马驻江隈。

(注:此诗为节选,原诗较长,但“客有疏亲俱握手,酒无贤圣总濡唇”为其中精华两句,故以此为核心进行解析。)

作者及朝代

作者:杜甫(712年-770年),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后世称其杜拾遗、杜工部,也称他杜少陵、杜草堂,杜甫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被后世尊称为“诗圣”,他的诗被称为“诗史”。

作者简介

杜甫生活在唐朝由盛转衰的历史时期,他的诗深刻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矛盾与人民的疾苦,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和艺术成就,杜甫一生颠沛流离,却始终坚持文学创作,其作品情感真挚,语言凝练,风格沉郁顿挫,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译文

客人无论亲疏,到来时都热情地握手相迎;酒桌上不论圣贤,举杯共饮,唇边都沾满了酒香。

释义

这两句诗描绘了诗人热情好客、不拘小节的性格,以及对友情的珍视,无论客人是疏远还是亲近,他都一视同仁,以握手表示欢迎;在酒桌上,不论身份高低,都能享受到饮酒的乐趣,体现了诗人的人生态度和处世哲学。

赏析

这两句诗以简洁明了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生活的热爱,通过“疏亲俱握手”和“贤圣总濡唇”的对比,展现了诗人宽广的胸怀和豁达的人生态度,这两句诗也体现了杜甫诗歌中常见的现实主义精神,即关注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交流,以及生活中的平凡与真实。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杜甫晚年,当时他生活在成都草堂,生活虽清贫,但精神却十分充实,草堂周围环境优美,常有友人来访,诗人便以此为背景,创作了这首充满生活气息的诗歌,在这首诗中,杜甫不仅表达了对友情的珍视,还表达了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未来的乐观态度,展现了他在逆境中依然保持的豁达与坚韧。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