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山中隐者
唐·杜荀鹤
半岭啸声惊阮籍,要知天下有高流。
白云深处无人识,独坐松风满径秋。
作者简介
杜荀鹤(约846年-约904年),字彦之,自号九华山人,晚唐诗人,他出身寒微,早年曾数次应举不第,后曾隐居庐山、九华山等地,杜荀鹤的诗风质朴自然,多反映社会现实和民生疾苦,也有表达个人隐逸情怀的作品,他的诗作在当时颇有影响,对后世也有一定的启示作用。
译文
半山腰上传来的啸声惊动了阮籍(借指文人墨客或隐士),要知道这世间还有高风亮节、超凡脱俗的隐士高人,在那白云缭绕的深山之中,他们默默无闻,无人知晓,独自坐在松树之下,秋风拂过松林,松涛阵阵,铺满小径。
释义
这首诗通过描绘山中隐者的生活状态,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高洁人格的赞美,首句“半岭啸声惊阮籍”以啸声为引子,引出隐者形象,同时借阮籍这一历史人物,暗示隐者具有文人墨客的气质和情怀,次句“要知天下有高流”直接点明主题,强调世间仍有高风亮节、超凡脱俗的隐士高人存在,后两句则通过具体描绘隐者的生活环境和生活状态,进一步突出其高洁的人格和隐逸的情怀。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描绘了一幅清新脱俗的山中隐者图,诗人通过啸声、白云、松树、秋风等自然元素,营造出一种静谧、清幽的氛围,使读者仿佛置身于那远离尘嚣的深山之中,感受到隐者的超凡脱俗和高洁人格,诗人也通过借阮籍这一历史人物,表达了对文人墨客隐逸情怀的赞美和向往,整首诗意境深远,情感真挚,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创作背景
杜荀鹤一生仕途不顺,多次应举不第,这使他深感世态炎凉和人情冷暖,在隐居庐山、九华山等地期间,他深入接触了大自然和民间生活,对隐逸生活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这首诗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创作而成的,诗人通过描绘山中隐者的生活状态,表达了自己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高洁人格的赞美,同时也寄托了自己对现实社会的不满和无奈。
这首诗不仅展现了杜荀鹤高超的艺术造诣和深厚的文学功底,也反映了他的思想情感和人生追求,它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刻的思想内涵,成为了中国古典诗歌中的一颗璀璨明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