衰病无因楫迎汝,梦随残月过浮梁。的意思及出处

风云77个月前

诗词原文

过浮梁

唐·韦庄

衰病无因楫迎汝,梦随残月过浮梁。

烟波淼淼人千里,风雨萧萧夜几更。

欲问渔阳掺葭露,还思建业水云乡。

何时重见金陵路,共醉花前百尺廊。

作者简介

韦庄(约836年-约910年),字端己,京兆杜陵(今陕西省西安市附近)人,晚唐至五代时期著名诗人、词人,韦庄工诗,与温庭筠同为“花间派”代表作家,并称“温韦”,所著长诗《秦妇吟》反映战乱中妇女的不幸遭遇,在当时颇负盛名,与《孔雀东南飞》《木兰诗》并称“乐府三绝”,有《浣花集》十卷,后人又辑其词作为《浣花词》。《全唐诗》录其诗三百一十六首。

译文

我因衰病无法亲自划船去迎接你,只能在梦中随着残月的光芒飘过浮梁,烟波浩渺,你远在千里之外,风雨萧萧,这夜已经过了几更天,我想询问渔阳是否有掺和着葭露的音乐,又思念着建业那水云缭绕的故乡,何时才能再次相见在那金陵路上,一起在花前的百尺长廊中畅饮。

释义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远方友人的深切思念和无法相见的无奈,首句“衰病无因楫迎汝”直接点出诗人因身体衰弱多病,无法亲自迎接友人,只能寄托于梦境之中,次句“梦随残月过浮梁”通过梦境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渴望与追寻,后两句则通过对渔阳和建业的回忆与向往,进一步加深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之情,并表达了对未来重逢的期盼。

赏析

这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诗人通过梦境与现实的交织,巧妙地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之情,首联直接点题,情感真挚而深沉;颔联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营造出一种凄清、孤寂的氛围;颈联则通过回忆与向往的对比,进一步加深了诗人的情感表达;尾联则表达了诗人对未来重逢的美好期盼,整首诗语言优美,情感丰富,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创作于韦庄晚年时期,当时他身处异乡,身体衰弱多病,对远方的友人产生了深深的思念之情,诗人通过这首诗,表达了对友人的深切怀念和无法相见的无奈,同时也寄托了对未来重逢的美好期盼,在晚唐至五代时期,社会动荡不安,诗人身处乱世之中,对友人的思念之情更加浓烈,这也为这首诗的创作提供了深刻的背景。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