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汉嘉舟中作
宋·苏轼
中流棹舴艋,大宅起高楼。
卧看青溪月,行吟白帝秋。
眉山汉嘉东西州,估船日日到津头。
风高浪快帆樯稳,水阔云低草木稠。
作者简介
苏轼(1037年-1101年),字子瞻,号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北宋文学家、书法家、画家、政治家,是“唐宋八大家”之一,苏轼的诗词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其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与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洵、苏辙、王安石、曾巩合称“唐宋八大家”;其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
译文
在河流中央划着小船,两岸高大的宅邸矗立着,我躺着观赏青溪上的明月,行走间吟诵着白帝城的秋色,眉山的汉嘉东西两州,每天都有商船抵达渡口,风高浪急时,船帆和桅杆都稳稳当当,水面宽阔,云彩低垂,草木茂盛。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苏轼在汉嘉(今四川乐山一带)乘船时的所见所感,诗中既有对自然景色的赞美,也有对当地商业活动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与人文的深刻洞察和热爱。
赏析
这首诗以生动的笔触描绘了汉嘉地区的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首联“中流棹舴艋,大宅起高楼”以对比的手法,突出了河流中央小船的渺小与两岸高楼的雄伟,营造出一种空间上的层次感,颔联“卧看青溪月,行吟白帝秋”则通过卧看和行吟两个动作,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沉醉和对秋色的深情吟咏,颈联“眉山汉嘉东西州,估船日日到津头”点明了地点和商船的繁忙,反映了当地经济的繁荣,尾联“风高浪快帆樯稳,水阔云低草木稠”则进一步描绘了河面的壮阔景色和两岸的生机盎然。
整首诗语言流畅,意境深远,既有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也有对人文景观的描绘,展现了苏轼深厚的文学功底和独特的艺术风格。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苏轼在贬谪期间所作,当时,他因“乌台诗案”被贬至黄州、惠州等地,期间多次游历四川等地,在汉嘉乘船时,他被当地的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所吸引,于是写下了这首诗,诗中既有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也有对当地商业活动的描绘,反映了苏轼在贬谪期间对自然与人文的深刻洞察和热爱,这首诗也体现了苏轼乐观豁达的人生态度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