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市初晴已过春,朱樱青杏一番新。下一句是什么?

小编127个月前

这首诗词出自宋代诗人苏轼的《浣溪沙·小市初晴已过春》,以下是诗词原文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

诗词原文

浣溪沙·小市初晴已过春

宋·苏轼

小市初晴已过春,朱樱青杏一番新,倚楼谁识燕归来,似曾相识浣花人。

何处渔歌惊睡鸂,飞红万点愁如海,无情汴水自东流,只载一船离恨向西州。

作者简介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坡仙,北宋文学家、书法家、画家、美食家、政治家,治水名人,苏轼是北宋中期文坛领袖,在诗、词、文、书、画等方面取得很高成就,其文纵横恣肆;其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其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其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与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洵、苏辙、王安石、曾巩合称“唐宋八大家”。

译文

小镇初晴,春天已经过去,樱桃和青杏都焕然一新,倚靠在楼上,谁能认出归来的燕子,它们就像曾经见过的浣花溪畔的人,哪里传来的渔歌惊醒了正在睡觉的鸂鶒,落花万点,愁绪如海,无情的汴水依旧向东流去,只载着一船的离恨驶向西州。

释义

这首词描绘了小镇初晴后的景象,樱桃和青杏都呈现出新的生机,词人倚楼而望,感慨时光流逝,燕子归来却无人相识,渔歌惊醒了鸂鶒,落花纷飞,愁绪如海,最后以无情的汴水东流,载着离恨向西州作结,表达了词人的离愁别绪。

赏析

这首词以小镇初晴后的景象为背景,通过描绘樱桃、青杏、燕子、渔歌、落花等元素,营造出一种清新而略带哀愁的氛围,词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将自然景物与内心情感巧妙融合,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和对离别的愁绪。“小市初晴已过春,朱樱青杏一番新”描绘了春天的美好和生机;“倚楼谁识燕归来,似曾相识浣花人”则通过燕子的归来和浣花溪畔的人的回忆,表达了词人对过去的怀念和感慨;“何处渔歌惊睡鸂,飞红万点愁如海”则以渔歌惊醒鸂鶒和落花纷飞为象征,进一步渲染了词人的愁绪;“无情汴水自东流,只载一船离恨向西州”则以无情的汴水东流和载满离恨的船为结尾,深化了词人的离愁别绪。

创作背景

这首词是苏轼在离别之际所作,当时,他或许正面临着与亲友或爱人的分别,心中充满了离愁别绪,在小镇初晴后的景象中,他感受到了春天的美好和生机,但同时也感受到了时光流逝的无奈和离别的痛苦,他将自己的情感融入词中,创作出了这首充满哀愁和离愁别绪的佳作。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