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春愁
宋·杨万里
天阔云低态不成,
轻阴未过午先明。
风中垂柳浑无力,
雨里飞花似有情。
万里不通京洛梦,
一春最负牡丹时。
小窗愁坐无人会,
空度流莺日又西。
作者简介
杨万里,字廷秀,号诚斋,南宋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县黄桥镇湴塘村)人,南宋文学家、官员,与陆游、尤袤、范成大并称为南宋“中兴四大诗人”,他一生作诗两万多首,传世作品有四千二百首,被誉为一代诗宗,他的诗歌大多描写自然景物,且以此见长,语言通俗活泼,构思新巧,风格清新自然,自成一家,对后世影响颇大。
译文
天空辽阔,云彩低垂,天气阴沉却不成雨势,轻微的阴云还没到中午就散了,天色转明,风中的垂柳显得毫无生气,雨中的落花却似乎饱含深情,我远离京城万里,无法实现到京城的梦想,这个春天最遗憾的就是错过了牡丹盛开的时节,独自坐在小窗前满怀愁绪,却无人能理解我的心情,只能白白地看着黄莺飞过,太阳又向西边落下。
释义
这首诗通过描绘春天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愁绪和无奈,前两句写天气变化,暗示心情的起伏;中间两句以垂柳和飞花为喻,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无力感和深情;后两句则直接抒发了诗人远离京城、无法实现梦想的遗憾和愁苦。
赏析
这首诗以春愁为题,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深刻的情感抒发,展现了诗人内心的愁苦和无奈,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如低垂的云彩、无力的垂柳、含情的飞花等,都富有象征意义,表达了诗人对现实的无奈和对梦想的渴望,诗人也巧妙地运用了对比手法,如“万里不通”与“一春最负”的对比,突出了诗人内心的失落和遗憾,整首诗语言优美,情感真挚,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杨万里在仕途不顺、远离京城时所作,当时,他可能因为某种原因被贬谪或调任到远离京城的地方,无法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和梦想,在这个春天里,他看到了盛开的牡丹花,却因为无法回到京城而错过了欣赏的机会,这更加深了他的愁苦和无奈,他写下了这首《春愁》诗,以表达自己的心情和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