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闲居
唐·白居易
门巷萧条长绿苔,故人容鬓各相衰。
平生心事闲难得,一日风光醉后知。
无材藉作长闲地,有懑留为剧饮资。
幸得且归农圃去,人间万事细如丝。
作者及朝代
作者:白居易
朝代:唐代
作者简介
白居易,字乐天,晚年号香山居士,是唐代著名的现实主义诗人之一,他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被誉为“人民诗人”,白居易一生仕途坎坷,但始终保持着对人民生活的深切关怀和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洞察,其诗作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译文
门前小巷长满了青苔,显得萧条冷清,老朋友们的容颜和鬓发也都已经衰老,一生中难得有这样的闲暇时光,只有在醉酒后才能真正体会到一天的美好风光,既然没有才能去谋求高官厚禄,那就把这当作长久闲适的地方吧;心中有郁闷和不满,就留作痛饮美酒的资本,幸好能够回到田园中去务农,人世间的种种纷扰和琐事,都不过是些细微如丝的小事罢了。
释义
这首诗表达了白居易对闲适生活的向往和对人生琐事的超脱态度,诗中通过描绘门巷萧条、故人衰老的景象,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略带忧伤的氛围,诗人表达了自己对闲暇时光的珍惜和对醉酒后心境的感悟,诗人以归隐田园为乐,将人世间的纷扰视为细如丝的小事,表现出一种豁达超脱的人生态度。
赏析
这首诗以闲居为主题,通过细腻的笔触和深刻的感悟,展现了白居易对闲适生活的热爱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诗中“无材藉作长闲地,有懑留为剧饮资”两句尤为精彩,既表达了诗人对自己才能的自嘲和无奈,又透露出一种以酒解忧、以闲为乐的豁达情怀,整首诗语言平易近人,情感真挚动人,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白居易晚年时期,当时,他因政治上的失意和仕途的坎坷而心灰意冷,转而寻求一种闲适自在的生活方式,在这首诗中,白居易通过对自己闲居生活的描绘和感悟,表达了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和对现实生活的超脱态度,这首诗不仅反映了白居易个人的心路历程和人生追求,也具有一定的社会意义和时代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