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暑侵人畏汗沾,清秋乍见月纤纤。全诗是什么?

生辉107个月前

诗词原文

夏夜初凉

宋·陆游

残暑侵人畏汗沾,清秋乍见月纤纤。

风来荷气凉如水,竹映窗纱月满帘。

多病久闲朝谒懒,一樽还酹夜灯前。

此身只合江湖老,雨笠烟蓑度岁年。

作者简介

陆游(1125年-1210年),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文学家、史学家、爱国诗人,陆游一生笔耕不辍,诗词文俱有很高成就,其诗语言平易晓畅、章法整饬谨严,兼具李白的雄奇奔放与杜甫的沉郁悲凉,尤以饱含爱国热情对后世影响深远,陆游亦有史才,他的《南唐书》,“简核有法”,史评色彩鲜明,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

译文

残留的暑气侵袭着人,让人害怕汗水沾身,初秋的时节刚刚看到月亮纤细的身影,微风吹过,荷叶的香气凉爽如水,竹子映照在窗纱上,月光洒满了窗帘,因为多病长久地闲居,对朝见皇帝也变得懒惰了,只能在夜晚的灯前,举杯自饮,我这一生只适合在江湖中老去,穿着雨笠披着蓑衣度过岁月。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夏末秋初的夜晚,诗人感受到的凉爽与闲适,首联“残暑侵人畏汗沾,清秋乍见月纤纤”直接点题,表达了诗人对夏末余热的畏惧和对初秋凉爽月色的喜爱,颔联通过“风来荷气凉如水,竹映窗纱月满帘”的细腻描写,进一步渲染了夜晚的清凉与宁静,颈联“多病久闲朝谒懒,一樽还酹夜灯前”则透露出诗人因病闲居、对仕途心灰意冷的情绪,尾联“此身只合江湖老,雨笠烟蓑度岁年”表达了诗人对江湖生活的向往和对隐居生活的满足。

赏析

这首诗以夏末秋初的自然景象为背景,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人生境遇的感慨,诗中“风来荷气凉如水”一句,以荷香喻凉,既写出了夏夜的凉爽,又增添了诗意的韵味,而“竹映窗纱月满帘”一句,则以竹影和月光营造出一种静谧而清幽的氛围,使人心旷神怡,颈联和尾联则通过诗人的自我抒怀,表达了他对仕途的厌倦和对隐居生活的向往,体现了诗人淡泊名利、追求自然的高洁情怀。

创作背景

陆游一生致力于抗金复国,但仕途坎坷,多次被贬谪,这首诗可能创作于他晚年闲居期间,在经历了仕途的挫折和人生的磨难后,诗人对名利逐渐看淡,转而追求内心的宁静和自然的和谐,夏末秋初的夜晚,凉爽的微风、皎洁的月光和清幽的自然环境,触发了诗人对人生境遇的深刻思考和对隐居生活的向往,从而创作出了这首充满诗意和哲理的佳作。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