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看神授如椽笔,莫改家傅折角巾。的解释

梦梦97个月前

根据您提供的关键词“会看神授如椽笔,莫改家傅折角巾”,这两句诗出自清代诗人黄遵宪的《赠梁任父同年》,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

诗词原文

《赠梁任父同年》

清代:黄遵宪

寸寸河山寸寸金,侉离分裂力谁任。

杜鹃再拜忧天泪,精卫无穷填海心。

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

会看神授如椽笔,莫改家傅折角巾。

作者简介

黄遵宪(1848年-1905年),字公度,别号人境庐主人,广东梅州人,晚清诗人、外交家、政治家、教育家,他早年曾留学日本,回国后积极参与维新变法运动,曾任驻日、英、美等国使馆参赞、总领事等职,黄遵宪的诗作风格独特,多反映社会现实和民族情感,被誉为“诗界革命”的巨擘。

译文

每一寸河山都如同黄金般珍贵,面对国家的分裂和破碎,谁能承担起这份责任?杜鹃鸟悲鸣,仿佛在为国家的命运担忧而流泪,精卫鸟则坚持不懈地填海,象征着不屈不挠的奋斗精神,我将我的心意寄托给寒星,但可惜它们并不理解我的深情,我愿意用我的鲜血来祭奠我们的民族(轩辕即中华民族的象征),相信未来定会有神授般的如椽大笔,记录下我们的奋斗和牺牲,而我们也应坚守家传的传统和信仰,不改初衷。

释义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山河破碎的深切忧虑和对民族命运的坚定信念,诗中通过杜鹃和精卫的典故,展现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和对民族精神的赞美,诗人也表达了自己愿意为国家和民族奉献一切的决心和信念。

赏析

这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诗人通过生动的比喻和典故,将个人的情感与国家的命运紧密相连,展现了他对国家山河的热爱和对民族精神的崇敬,诗中也透露出一种坚定的信念和决心,即无论面临多大的困难和挑战,都要坚守信仰和初衷,为国家和民族的未来而奋斗。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晚清时期,当时中国正面临着严重的民族危机和社会动荡,黄遵宪作为一位有识之士,深感国家命运的危在旦夕,因此他通过这首诗来表达自己对国家和民族的忧虑和关切,他也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和奋斗,为国家和民族的未来贡献一份力量。

《赠梁任父同年》是一首充满深情和力量的诗作,它展现了黄遵宪对国家山河的热爱和对民族精神的崇敬,同时也表达了他为国家和民族奉献一切的决心和信念。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