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李白酒楼梦旧
唐·白居易
谪仙一去五百年,至今醉魂呼不起。
天上若无修月户,桂枝撑损向西楼。
作者及朝代
作者:白居易(772年-846年)
朝代:唐代
作者简介
白居易,字乐天,晚年号香山居士,是唐代著名的现实主义诗人之一,他的诗歌通俗易懂,贴近民生,对后世影响深远,白居易一生仕途坎坷,但始终保持着对文学和人民的热爱,创作了大量反映社会现实和人民疾苦的诗歌。
译文
谪仙(指李白,因其诗才横溢,被后人尊为“谪仙人”)离开人间已经五百年了,至今他那沉醉的灵魂仍然无法被唤醒,如果天上没有修理月亮的门户,那么西楼上的桂枝恐怕要被撑坏了,因为那是他(李白)曾经醉卧赏月的地方。
释义
这首诗是白居易对李白(谪仙)的怀念之作,诗中通过夸张的手法,表达了诗人对李白才华的敬仰和对逝去英雄的无限惋惜,五百年是一个虚数,用来形容时间的久远,而“醉魂呼不起”则形象地描绘了李白那超凡脱俗、不可复得的灵魂,后两句则通过想象,将李白的形象与天上的月亮和桂枝相联系,进一步突出了他的超凡脱俗和不可磨灭的影响。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李白的深深怀念和敬仰,通过夸张和想象的手法,诗人将李白的形象塑造得栩栩如生,仿佛他仍然活在人间,仍然在那西楼上醉卧赏月,诗中也透露出一种淡淡的哀愁和无奈,因为李白已经离去,他的才华和灵魂再也无法被唤醒,这种情感上的对比和冲突,使得这首诗更加具有感染力和艺术魅力。
创作背景
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可能与白居易对李白的敬仰和怀念有关,白居易和李白都是唐代的杰出诗人,虽然他们生活在不同的时代,但白居易对李白的才华和人格魅力一直抱有深深的敬仰,在创作这首诗时,白居易可能正身处一个寂静的夜晚,望着天上的明月,不禁想起了李白那醉卧西楼、赏月赋诗的情景,于是有感而发,写下了这首充满怀念和敬仰之情的诗篇,这首诗也可能反映了白居易对逝去英雄的无限惋惜和对时代变迁的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