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谓躬耕便无事,百年京洛尚丘墟。上一句是什么?

春秋107个月前

诗词原文

杂诗

唐·韦应物

秋夜沉沉此思君,寒灯独坐苦吟身。

迟明亦去无多恨,莫谓躬耕便无事,

百年京洛尚丘墟,秋来处处割愁肠。

作者及朝代

韦应物(737年-792年),唐代著名诗人,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出身贵族世家,早年曾任太子右庶子、滁州和江州刺史、左司郎中、苏州刺史等职,韦应物的诗歌以描写山水田园风光著称,风格清新淡远,后人将他与王维、孟浩然并称为“王孟韦柳”。

作者简介

韦应物自幼聪颖好学,博览群书,早年仕途较为顺畅,但中年以后仕途不顺,逐渐转向山水田园,寄情于自然之中,他的诗作情感真挚,语言质朴自然,善于捕捉生活中的细微之处,以细腻的笔触描绘出自然之美和人生之感悟。

译文

秋夜深沉,我深深地思念着你,独自坐在寒灯下,苦苦地吟诗,虽然天明后我也将离去,但心中并无太多怨恨,不要说躬耕田园就无事可做,你看那百年繁华的京城洛阳,如今也只剩下了一片废墟,秋天到来,处处都让人愁肠百结。

释义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之情,以及在躬耕田园生活中的感悟,诗人通过对比京城的繁华与废墟,强调了人生的无常和世事的变迁,同时也表达了对现实社会的深刻反思。

赏析

这首诗的前两句“秋夜沉沉此思君,寒灯独坐苦吟身”描绘了诗人秋夜独坐、思念友人的情景,情感真挚,意境深远,后两句“迟明亦去无多恨,莫谓躬耕便无事,百年京洛尚丘墟”则通过对比和议论,表达了诗人对人生和社会的深刻思考,诗人认为躬耕田园并非无所事事,而是对人生的一种深刻体验和感悟,通过京城的废墟,诗人也暗示了社会的动荡和人生的无常,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质朴,意境深远,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创作于韦应物仕途不顺、隐居田园的时期,在这个时期,韦应物对人生和社会有了更深刻的思考和感悟,他通过这首诗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之情,同时也抒发了对人生和社会的深刻反思,在躬耕田园的生活中,韦应物逐渐找到了内心的平静和安宁,但也对社会的动荡和人生的无常感到深深的忧虑和无奈,这种复杂的情感在诗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