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山四抱路盘纡,天与先生卜草庐。上一句是什么?

春秋107个月前

这首古诗出自元代诗人刘因的《山居杂咏》,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详细解析:

原文

《山居杂咏》

元·刘因

青山四抱路盘纡,天与先生卜草庐。

怪得仙翁频往返,一溪云水似桐庐。

作者简介

刘因(1249年—1293年),字梦吉,号静修,保定容城(今河北容城)人,元代著名理学家、诗人,自幼聪颖好学,曾师从名儒郝经,他学识渊博,精通经史百家,对理学有独到见解,其诗文风格清新自然,深受后人喜爱。

译文

四周青山环绕,道路曲折蜿蜒,上天赐予先生一座草庐作为居所,难怪仙翁频繁往来于此,原来这里的一溪云水与美丽的桐庐相似。

释义

首句“青山四抱路盘纡”描绘了四周青山环绕、道路曲折的景象,营造出一种幽静而美丽的自然环境,次句“天与先生卜草庐”则点明了先生的居所——一座草庐,并暗示这是上天赐予的福地,后两句“怪得仙翁频往返,一溪云水似桐庐”则通过仙翁的频繁往来和与桐庐相似的云水景色,进一步强调了这里的美丽和宜居。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描绘了一幅青山绿水、草庐云水的美丽画卷,诗人通过青山、道路、草庐、仙翁、云水等意象的巧妙组合,营造出一种宁静而优美的意境,诗人也借仙翁之口,表达了对这里美丽景色的赞美和向往,整首诗语言清新自然,意境深远,给人以美的享受和心灵的净化。

创作背景

刘因在元代时期,因不满时政而隐居山林,过着淡泊名利、与世无争的生活,这首诗正是他在隐居期间所作,表达了他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隐居生活的向往,通过描绘青山绿水、草庐云水的美丽景色,诗人寄托了自己的情感和对理想生活的追求,诗中也透露出一种超脱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境界,反映了诗人高洁的人格和深邃的思想。

文章下方广告位